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 “护航成长与爱‘童’行”七彩假期专项志愿服务暑期社会实践团实践纪实

三下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 “护航成长与爱‘童’行”安康分团实践纪实
8月28日,阳光透过窗户洒进安康市旬阳市白柳镇妇女儿童之家的活动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护航成长与爱‘童’行”安康分团的志愿者们,带着对“两弹一星”精神的崇敬与传承使命,开启了一场特殊的红色精神传递之旅。5名志愿者以生动的课堂形式,为当地30余名儿童讲述“两弹一星”故事,让伟大精神在童真心中埋下信仰种子,助力孩子们厚植家国情怀。
精神开篇:回溯光辉历史,叩响信仰之门
上午9时,活动正式开始。志愿者身着印有“两弹一星精神”字样的蓝色马甲,站在大屏幕前,身后是精心准备的“两弹一星”主题课件。随着画面切换,“两弹一星”元勋们的黑白照片、蘑菇云腾空而起的震撼场景、导弹划破天际的壮丽画面依次呈现。“小朋友们,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国家面临着很多挑战,但是有一群特别厉害的叔叔阿姨,他们隐姓埋名,造出了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大家知道他们是谁吗?”志愿者温柔又充满感染力的声音,瞬间抓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
“我知道!有邓稼先!”“还有钱学森!”孩子们踊跃回答,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崇敬的光。志愿者顺着孩子们的回答,详细讲述邓稼先在艰苦环境中带领团队研制原子弹,钱学森突破重重阻碍回国效力等故事。讲到邓稼先为了获取实验数据,不顾危险进入爆心区时,活动室里安静极了,孩子们紧紧盯着屏幕,脸上满是心疼与震撼;听到钱学森说“我姓钱,但我不爱钱” ,决心用知识报效祖国时,又纷纷鼓起掌来。
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理解,志愿者还设计了“时空问答”环节,用卡通化的历史场景图,提问“哪颗卫星开启了中国太空探索第一步”“‘两弹一星’精神包含哪些内容” ,孩子们积极抢答,在趣味互动中,将“热爱祖国、自力更生、大力协同、勇攀高峰”的精神内涵,一点点刻进心里。

图为活动开始志愿者为小朋友介绍“两弹一星”
互动探索:解码科学奥秘,点燃求知之火
故事分享后,进入“科学小探秘”环节。志愿者借助图文并茂的课件与简单道具,为孩子们讲解“两弹一星”背后的基础科学知识。大屏幕上,红色的“不安全辐射”与绿色的“清洁核能”艺术字图案格外醒目,志愿者指着图案问:“小朋友们,辐射是不是都很可怕呀?”“是!会伤害人!”孩子们齐声回答。
“其实呀,辐射也分很多种,像我们晒太阳感受到的紫外线,就是一种辐射,但是合理利用的核能,能为我们带来清洁能源呢。”志愿者一边解释,一边拿出简易的“辐射科普道具” ,模拟安全辐射与危险辐射的区别。接着,又通过动画演示,展示原子弹的核裂变原理、人造卫星的升空动力,把复杂知识转化为孩子们能听懂的“科学童话” 。
“老师,卫星怎么能一直在天上飞呀?”“核爆炸的时候,科学家怎么保护自己呢?”一个个充满童真的问题接连抛出,志愿者们耐心解答,还引导孩子们分组讨论“如果我是科学家,怎么让卫星飞得更远” 。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叽叽喳喳地分享想法,有的说“给卫星装超级大翅膀” ,有的说“让卫星吃‘能量糖果’” ,在天马行空的想象里,种下对科学探索的热爱。

图为志愿者向孩子们介绍区分有害或者有益辐射
此次“两弹一星”精神宣讲活动,志愿者们以故事为帆、科学为桨、艺术为翼,让红色精神跨越时空,走进孩子们的世界。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储备,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爱国、奉献、探索的种子。未来,团队将继续创新形式,把更多红色精神、科学知识带给孩子们,用实际行动护航成长,让“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芒,照亮孩子们的报国之路。
来稿团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护航成长与爱“童”行安康分团
写稿人:新能源2401熊乐怡13772503590
摄影作者:拔尖创新24李钰婷18082523263
 
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护航成长与爱“童”行安康分团
发布时间:2025-08-29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生态文旅驱动乡村振兴
  • 为深入探求生态文旅与现代数智技术赋能马鞍山薛家洼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生态文旅”调研团于7月2日至6日赴
  • 08-29
  • 从“工业锈带”到“生态明珠
  • 本文深度记录了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生态文旅”调研团于7月2日至6日赴马鞍山薛家洼开展的实地调研活动,系统解析了该地区以“生
  • 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