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大 “低空智联,碳寻未来” 实践团走进南京高盛:深挖低空经济低碳实践,锚定产业绿色发展新路径
南师大 “低空智联・碳寻未来” 实践团走进南京高盛:深挖低空经济低碳实践,锚定产业绿色发展新路径
“实践探低碳,智联筑未来。”为深入洞察双碳战略下低空经济产业的低碳发展现状,挖掘低空智联网基础设施的碳福利潜力,近日,南京师范大学“低空智联·碳寻未来”暑期实践团队走进南京高盛企业,开展以“探访低空经济企业,助力产业低碳化发展”为主题的暑期实践活动。团队通过前期沟通对接、中期实地探访与深度交流、后期数据调研的方式,解锁低空经济企业低碳实践的真实图景,为推动低空经济绿色创新发展贡献青春智慧。
前期沟通:精准对接,为低碳调研“定方向”
为确保实践活动聚焦“低碳”核心、高效有序开展,在实地探访前,“低空智联·碳寻未来”实践团队与南京高盛企业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多轮线上沟通。团队成员提前梳理低空经济与双碳融合的核心问题,围绕企业电动无人机研发、智能调度系统的能耗控制、低碳技术落地成效等内容制定专项调研提纲,并就实地参观重点(如生产车间节能环节、研发中心低碳技术)、技术人员访谈方向、能耗数据采集细节等事宜达成共识。企业方也提前提供了低空设备能耗标准、低碳实践案例等基础资料,为团队成员搭建起“低空经济+低碳”的初步知识框架,让大家带着明确目标开启此次调研之旅。
中期探访:深入企业,解锁低碳发展“新图景”
实践当日,在企业负责人的热情接待下,“低空智联·碳寻未来”团队成员走进南京高盛企业生产研发基地。刚踏入园区,主打低能耗的低空飞行器原型机、标注“绿色生产”的组装车间、实时监测能耗数据的中控屏幕便映入眼帘,瞬间点燃了团队成员对低空经济低碳实践的探索热情。负责人首先带领团队参观低碳成果展厅,通过图文展板、动态演示视频,详细介绍了企业在电动无人机续航升级、低空交通智能调度降碳、物流场景低碳解决方案等领域的成果,让大家对低空经济的低碳应用场景有了直观认知。
随后,团队深入生产车间与研发部门,近距离观察电动无人机核心部件的组装流程,重点关注生产环节的节能工艺;聆听技术人员讲解“新型电池能耗降低12%”“智能航线优化减少15%空飞能耗”等创新突破。“这款无人机采用全电动动力系统,对比传统燃油设备,单次飞行碳排放降低近90%,目前已在南京生鲜冷链短途配送场景试点。”技术人员的介绍,让团队成员对低空经济的低碳技术实力有了更深理解。在交流环节,企业工作人员还针对团队提出的“低空设备低碳改造成本”“碳减排成效量化标准”“政策对低碳技术的扶持力度”等问题逐一解答,结合实际案例分享行业经验,让大家跳出理论框架,触摸产业低碳发展的真实脉搏。
同时,团队向企业技术研发人员、运营负责人发放调查问卷,围绕低空经济低碳技术创新、能耗控制难点、未来低碳规划等维度收集数据,进一步补充调研信息,为后续分析产业低碳发展现状提供支撑。
实践总结:深化认知,为绿色发展“献思路”
此次走进南京高盛企业的实践活动,让“低空智联·碳寻未来”团队成员对低空经济产业的低碳发展有了全方位、深层次的认识。大家一致认为,南京高盛企业在电动化设备研发、智能化降碳等方面的实践,展现了低空经济绿色发展的活力与潜力——其成熟的低碳技术方案、清晰的场景落地路径,为低空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绿色提质”提供了有力支撑;但调研中也发现,产业仍面临“低碳技术研发成本高”“碳减排成效量化标准不统一”“部分场景低碳设备适配性不足”等问题,亟待进一步突破。
团队成员表示,未来将结合调研数据与访谈内容,整理形成实践报告,从“推动政企协同降低低碳技术研发成本”“建立行业统一碳减排量化标准”“加强产学研融合优化低碳设备场景适配”等方面提出建议,以青春视角为低空经济绿色发展注入新思考。此次实践不仅让团队成员增长了低空经济低碳领域的行业见识,更坚定了他们以专业能力助力双碳战略、服务产业绿色转型的决心,未来将持续关注低空经济低碳动态,用所学知识为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大学生联盟网
发布时间:2025-08-24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