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南京财经大学“三下乡”体悟智慧农耕

近日,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飞升神农氏社会实践团踏着盛夏的热浪,来到海安市雅周镇,走进雅周现代农业园,开启了以 “智耕云野・阡陌慧农” 为主题的 2025 年暑期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团队通过实地观察、工作人员导览讲解、深度访谈等多种形式,深入探寻数字化农业的发展现状与创新模式,为推动农业现代化提供鲜活的实践参考。在这里,科技与土地的碰撞、传统与创新的交融,勾勒出一幅智慧农耕的生动图景。



温室大棚葡萄园 南京财经大学吴蔡蓉供图
踏入农业园,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映入眼帘。在智能温室大棚内,无土栽培、水培、气雾栽培等先进技术构建了一个植物的梦幻王国。嫩绿的蔬菜幼苗在营养液的滋养下茁壮成长,管道里流淌的不仅是生命之水,更是现代农业科技的智慧之源。在这里,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打破了土地的束缚,让植物在最适宜的环境中自由生长。工作人员详细讲解了各种栽培技术的原理和优势,团队成员在惊叹之余,深刻感受到科技为农业带来的巨大变革。  
 
 


太空种子培养 南京财经大学吴蔡蓉供图
在生态养殖区,现代化的养殖设备和科学的管理模式令人眼前一亮。智能化的喂食系统、自动清洁设备,不仅提高了养殖效率,还为动物们创造了更加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在这里,参观者能够了解到生态养殖的理念,即尊重自然规律,实现养殖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工作人员强调,数字化农业通过实时监测温湿度、预警故障等方式,显著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稳定性。农业园装配的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园区里面的温度、湿度,并在发生高温或停电时自动报警,确保相关工作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处理故障。
在与农业园工作人员和当地农民的深入交流中,团队了解到数字化农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工作人员指出,未来几年国家将大力推广农业,农业的就业环境已与过去大不相同。结合电商推广品牌、地域性农特产品等方式,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创新空间。“年轻人的思想新潮,他们的加入将为农业带来更多的创新。”工作表示,“通过注册农产品品牌、直播带货等创新模式,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知名度和附加值,还能增加农户收入,提升人民的幸福感。”
 
 
 


工作人员讲解相关知识 南京财经大学崔涵供图
“数字化农业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供了保障。”工作人员介绍道。园区的葡萄从种植到销售的全过程都有溯源记录,这些数据还可以与农业农村局联网,确保农作物的农药残留等指标得到有效监测。
雅周农业园还积极探索数字化农业与文旅产业的结合。园区通过注册农产品品牌、开展直播带货等方式,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园区的数字化管理模式也为游客提供了全新的体验,成为农业与文旅产业融合的典范。
雅周现代农业园不仅仅是一个农业生产的场所,更是一个科技创新的平台,一个生态和谐的家园,一个文化传承的载体。在这里,农业与科技、生态、文化相互交融,共同绘制出一幅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未来,期盼更多的农业园能够积极探索数字化农业的发展模式,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更多的年轻人能够投身农业领域,用他们的智慧和热情为农业注入新的活力。期待农业与科技、生态、文化的深度融合能够成为农业发展的新常态,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强大动力。
夕阳西下,团队成员站在农业园的观景台上回望,智能温室的玻璃幕墙反射着晚霞,无人机在田间缓缓飞行,构成一幅传统与现代交融的乡村图景。此次 “三下乡” 活动,让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当数字技术与土地深度拥抱,当年轻智慧与农耕文明碰撞融合,农业不再是 “面朝黄土背朝天” 的辛苦活,而是充满科技感、创造力的朝阳产业。雅周现代农业园的实践,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 “数字化样本”,也让人们对农业现代化的未来充满期待。
 
来源:实践
发布时间:2025-08-02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