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体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荣昌夏布的技艺精髓,强化对传统手工艺的实践认知,7月8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荣昌四珍非遗探研:特色畜禽与传统工艺协同传承计划”实践团赴加合夏布工坊开展手工体验活动,通过亲手操作感受夏布织造的千年智慧。
活动中,加合夏布工坊的非遗传承人首先系统讲解了夏布制作的核心工序,从苎麻的筛选、绩纱的捻度控制,到织布机的经纬交织原理,详细阐释了“劈麻成丝、绩丝成线、织线成布”的复杂过程。传承人强调,夏布的独特质感源于每一根苎麻纤维的韧性,更依赖于工匠对力度与节奏的精准把控,这一“慢工出细活”的技艺,正是非遗传承的核心价值所在。

(图为老师和实践队员们一起参与手工实践 王娜摄)
随后,实践团成员分组参与手工织布体验。在传承人指导下,成员们依次尝试穿综、引纬、打纬等基础操作,亲手推动织布机踏板,感受经纬丝线在指尖逐渐成形的过程。起初的生涩操作中,成员们深刻体会到“看似简单的一梭一织,实则需要手、眼、心的高度配合”。经过反复练习,部分成员成功织出小段夏布,虽工艺尚显稚嫩,却让大家直观感受到传统技艺的严谨与不易。

(图为实践队员晾晒夏布 肖榆摄)
体验结束后,实践团与传承人就夏布的当代传承展开交流。成员们围绕“如何让年轻人接受传统技艺”“夏布在现代生活中的创新应用”等话题积极提问,传承人结合工坊的实践案例,分享了夏布与时尚设计、文创产品结合的探索经验,为实践团后续开展文化传承工作提供了实践参考。

(图为实践成员与指导老师合影 杨荣凤摄)
此次手工体验活动,使实践团成员从“认知”走向“实践”,在亲手操作中深化了对荣昌夏布技艺价值的理解。大家表示,将以此次体验为基础,进一步探索传统技艺与青春力量的结合点,为非遗传承注入新时代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