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山东学子三下乡:智慧菜园藏巧思,标准种植接新果

中国青年网潍坊7月22日电(通讯员 林亚欣) 在中国广袤的农村大地上,乡村振兴的浪潮正汹涌澎湃。为探索寿光蔬菜的标准化生产,助力乡村发展蔬菜业,2025年7月22日,山东理工大学“一路前行”实践团前往山东省潍坊市寿光蔬菜小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丹河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开展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调研寿光的蔬菜标准化生产模式,了解寿光蔬菜产业与育苗技术的乡村振兴,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之路。于7月22日下午,“一路前行”社会实践团前往寿光蔬菜小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丹河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由队长张艺锦带领,线下成员全部参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寿光丹河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学习寿光蔬菜标准化生产的经验,探索寿光蔬菜产业的发展历程,调研寿光蔬菜产业对潍坊市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
精工细作,育苗流程彰显智慧农业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团参观了寿光丹河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通过讲解员的介绍,实践团了解到在寿光某育苗基地,播种流程被拆解为吸盘上土、种子投放、珍珠岩覆盖、洒水保湿四道工序。讲解员向实践团解释:“机器投放可能出现双粒种子,挑苗时需拔除多余苗,确保每盆一株。”这一分工模式兼顾效率与质量,人工成本较纯手工播种降低40%,但挑苗环节仍需依赖经验——若双粒种子均发芽,需保留长势更优的一株,避免养分争夺。
 
图1 为示范园区水肥一体化机器。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郑安慧  摄
科技兴农,示范园区引领蔬菜产业新风尚
实践团在参观的过程中发现,寿光已完成从“经验种植”到“数字农业”的转型升级。在寿光蔬菜高科技示范园,智能温室依据农作物各个侯期的生长习性,采用前端物联网感知设备,采集空气、土壤、环境及作物等感知数据。利用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信息技术,在物联网控制中心即可实现对园区各个温室的智能化管理。是数字加农业的集中应用,在物联网平台即可实现全程智能化生产管理种植,形成一套完整可靠的从育种、育苗、种植到加工、销售,全链条标准化和全流程可追溯的智慧种植解决方案。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专家向调研团展示了一组数据:寿光已发布54项生产技术规程,番茄感官评价标准涵盖色泽、硬度等指标,为品质分级提供依据。“过去种菜靠老师傅,现在靠数据。”专家说。此次参观让实践团成员们对智慧农业有了全方位认识。从“看天吃饭”到“知天而作”,从人工劳作到智能管理,科技正让农业生产变得更精准、更高效、更绿色。
 
图2 为园区讲解员为实践团成员介绍园区自主培育的蔬菜。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郑安慧  摄
政企农协同,共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寿光市的蔬菜产业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企业的引领。近年来,寿光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按照市委对寿光提出的“勇挑大梁”“带好头、走在前”新要求,全力以赴抓党建、拼经济、惠民生、守底线。在蔬菜产业领域,寿光市打造标准输出、种子种苗、数字农业、品牌品质“四个高地”,连续举办25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推动多项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同时,寿光市还积极引进和培育优质企业,推动产业向智、向新、向绿、向链“四向并进”,打造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青春献力,乡村振兴我们同行
通过此次参观调研,“绿动未来”实践团的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科技对农业的巨大推动作用,也看到了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结合所学专业知识,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去,用自己的青春和智慧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图3 为公司相关负责人与实践团进行合影留念。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郑安慧  摄
 
作者:林亚欣 来源:大学生联盟网
发布时间:2025-07-22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长安大学弘扬“两路”精神实践队探访可可西里自然保护
  • 长安大学弘扬“两路”精神实践队探访将军楼公园:溯源
  • 淮北师范大学学子三下乡:非遗融法治,青春赋能基层善
  • 茶器载道传古韵,茗香悟道启新思
  • 茶器载道传古韵,茗香悟道启新思
  • 7月22日,浓“农”深情,“乡”约振兴实践团走进瑞草园茶文化基地。成员先学六种经典茶具功能。品茶时,尹经理讲解工艺对绿茶品质的影
  • 07-22
  • 南通大学学子走进社区与纪念馆:青春之声传诵抗战记忆
  • 河海学子走进深圳水利工程,用数智赋能隧洞地质预警
  • 永铭烽火记忆,燃旺青春薪火
  • 2025年7月9日至10日,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传承烽火记忆,赓续青年薪火”实践小分队走进南通市文峰街道三里墩社区以及南通革命纪念馆,
  •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