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贵科院学子“三下乡”:以劳动树新风,弘扬中华美德

为了深入学习与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主题思想,引导广大青年将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相联系,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服务。为此,贵阳信息科技学院组织本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志愿者们于7月11日至7月15日前往遵义市红花岗区官仓镇红旗村进行走访与调查,志愿者们热心认真的进行一系列走访调查工作。

志愿者们于7月10日上午从学校乘坐大巴车出发,在临行前于学校门口清点人数、派发晕车药并进行拍照留念,照片中定格下了每一位志愿者青春洋溢的模样。中午时分大巴车带领带队老师与志愿者们到达目的地遵义车站,经过带队老师与志愿者理事长们的商量讨论后决定让队伍分为四人一组分别打车前往遵义会址,再在遵义会址检票处进行集合与人数清点。清点完毕无人员缺席情况后,排队进入遵义会址。志愿者们与其他游客一般怀着激动与敬仰的心情进入会址,映入眼帘的是肃穆庄严的建筑,扑面而来的是沉重的历史。志愿者们在遵义会址内进行分散观看,每个志愿者都认真观看会址内代表沉重历史的展品并进行拍照纪念,在观看展品结束后在会址大厅内集合并前往空地进行集体拍照留念,志愿者们在庄严肃穆的范围中深刻体会到: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应当积极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我的微薄之力。随后,志愿者们排队离开遵义会址并步行前往遵义会址牌匾处进行集体合照留念。此时已经到了正午,志愿者们开始感受到了饥饿与口渴,带队老师告诉志愿者们可以在离大部队不远的地方购买食物然后快速归队,于是志愿者们开始分散并各自购买食物与水,在遵义会址前的花坛进食完毕后按照原来的小组打车返回车站。志愿者们返回原来的大巴车里后再次进行人数清点,无误后大巴车再次起程前往新的目的地——娄三关,大巴车在马路上等待各位志愿者参观完毕后前往真正的落脚点,于是志愿者们在山脚下进行集体合照留念,由一位志愿者统一收取每位志愿者的身份证进行购票,购票完毕后归还各位志愿者身份证,随后排队进入娄山关,由负责摄影的志愿者拍摄完相关素材后,由于娄山关前往山顶的小路众多,各位志愿者决定分散进行爬山游玩,在规定时间内下山进行集合便可。山上小路陡峭,风将红旗吹得烈烈作响,仿佛振奋人心的鼓声,一声响过一声。转眼间便到了集合的时间,志愿者们陆陆续续下山脚集合,在人数集合完毕后重返大巴车,这次车内不复出发时的热闹,许是各位志愿者们都游玩累了,大多数都在闭目养神,车内陷入安静之中。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后,志愿者们在晚上成功入住红旗村响水小学并且有条不紊的进行了住宿安排与餐食安排。经过了一晚的休整与调养后,志愿者们于7月11日早晨吃完早饭后在响水小学操场集合进行晨练,晨练完毕后步行出发前往红旗村村委处,通过与红旗村村委沟通交流后决定去进行河道与河道两旁的垃圾清理,大家或拿起垃圾袋与钳子、换上拖鞋进入河道里捡垃圾;或戴上手套、拿起垃圾袋在河道两旁捡垃圾,大家同心协力、众志成城,经过一上午的努力,河道焕然一新,大家虽然觉得非常辛苦,但是看到河道清澈见底的模样,又觉得一上午的努力是值得的,每个人脸上都露出欣慰的表情。清理完毕后志愿者们步行返回响水小学,因为学校内还有小朋友进行期末考试,所以午餐并不是由志愿者们自行准备。志愿者们到达学校吃完午饭后各自进行午休。午休时间一晃而过,志愿者们在上午完成河道清理后稍作休整,下午出发前往荒地进行开垦,大家或扛着锄头卖力挖着;或拿着镰刀蹲下尽情割着杂草,许是不习惯这样耗费体力的劳动,各位志愿者轮换休息着进行劳作,大家在荒地里大声谈论,或分享感悟、或请教经验,一起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着,经过一下午的辛勤劳作后,原本荒草丛生的田地变得干净整洁,种子将会在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大家撒下的汗水也会灌溉出希望的种子,在田地里、在大家的心里生出璀璨的花朵。开垦荒地的活动完成后志愿者们返回响水小学,在学校内自由活动,志愿者们吃完晚饭后各自洗漱完毕返回睡觉的地方进行休息,白日的时间在志愿者们的忙碌之中结束,夜晚悄然来临。志愿者们讨论着白天发生的事情与感悟,随后安然入睡。
 

图1  图为实践队正在清理河道。通讯员 陈黎 供图。
 

图2  图为实践队正在开垦荒地。通讯员 陈黎 供图。
 
志愿者们于7月12日早晨吃完早饭、晨练完毕后前往红旗村村委处,一部分携带鸡蛋与大米出发前往各个老党员居所慰问走访,徒步至老党员家中与其进行简单交谈。事先了解老党员们的入党历史、生活状况以及红旗村发展历程等问题,一部分携带同样物资前往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的居所进行走访,了解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的现实情况与经济状况,以便进行后续的帮助与采访。另一部分留在食堂为全体志愿者们准备食物。上午的采访活动完成后,志愿者们快速吃完午饭后进行午休,以便下午更加精神饱满的执行任务。午休结束后各小组又继续离开学校进行采访,各位志愿者完成采访任务后返回响水小学,在志愿者们吃完晚饭、洗漱完毕后进行了小组总结会,每个志愿者上台分享自我的感悟以及收获,期间,有为了生活贫苦的小女孩而流泪的志愿者,有收获老党员爷爷纪念礼物而激动不已的志愿者……各位志愿者的经历不同、感悟不同,组织交汇成为志愿者们难忘的社会实践经历。志愿者们在巨大收获之中陷入沉睡。7月13日志愿者们一部分开始正式进行采访,一部分前往果园进行杂草处理。进行采访的志愿者们采取了分组采访的方法,每个小组徒步前往老党员家中与之进行聊天与讨论,在此过程中,志愿者们在走访老党员时深刻了解到:红旗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村通公路使得村民们的生活愈发便利;相关政策的实施、缺水情况的处理、科技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都大大提高了村民的生活幸福指数。完成任务后的志愿者们返回学校在食堂吃饭,然后洗漱,随后参与总结会,忙碌完后返回睡觉的地方进行休息。
 
图3  图为实践队正在采访老党员。通讯员 陈黎 供图。
 
7月14日志愿者们一部分对红旗村人民群众以及相关村委进行采访并拍摄相关采访视频素材,一部分继续前往果园进行杂草处理。采访的志愿者们沿着街边走访群众,通过询问的方式得知村民有空后便对其进行采访,并记录在册。在此过程中更加深刻的了解到了红旗村的发展。其中,红旗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书记付甫江表示:红旗村的发展变化非常大,红旗村所有工作都是以党中央领导为主力推进乡村振兴,主要以农旅一体化为发展定位,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人民群众对此十分赞同,红旗村发展过程中也得到社区人民的拥护与大力支持!接下来,红旗村将纳入坝区高标准建设,要真正达到农业现代化水平,所有产业一定使用机耕,减少人工投入,降低人工成本,提高收入效益,让人民真正致富,带领下一步的乡村振兴再上一层楼!时间快速流逝,眨眼到了7月15日,志愿者们吃完早饭后对整个校园进行清洁与打扫,随后在校园内进行最后一次集体合照留念,在返航的大巴车到来后踏上了返校的旅途。经过将近五个小时的车程后,志愿者们安全返校并在学校门口进行集体合照留念。到此整个三下乡活动完美落下帷幕。
 
红旗村的建设成果为乡村振兴之路的探索提供了有效经验,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更近一步做出了优秀成绩,积极响应“二十大”主题思想,带领人民群众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懈奋斗。
 
图4  图为贵阳信息科技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团队合照。通讯员 陈黎 供图。
 
 
 
作者:陈黎 来源:贵阳信息科技学院青年志愿者三下乡实践服务队
发布时间:2023-08-14 阅读:
三下乡推荐
  • 广东医科大学三下乡:走进乡村,领悟游鱼文化
  • 广东医科大学三下乡:纸上绘游鱼,课堂传文化
  • 方兴未艾马尾绣,乡村振兴金凤凰
  • 方兴未艾马尾绣,乡村振兴金凤凰
  • 为积极落实“三下乡”实践活动,发挥学生志愿者在实现乡村振兴,发扬非遗文化的作用,2023年7月19日至21日,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三都
  • 08-25
  • 江西师大学子三下乡|红色初心永不忘,绿色行动正当时
  • iDo实践训练|西里西亚学院“红色赶考”暑期社会实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