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观交通安全馆,悟国安“生命线”

为从民生安全视角深化国家安全认知,近日,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提灯传宿火,安本护家国”社会实践队队员刘东悦,走进青岛市交通安全博物馆,通过参观学习、沉浸式体验,探寻交通安全与国家安全的深层关联,在感悟交通“生命线”价值中,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意识。
 
青岛市交通安全博物馆作为集交通历史、安全知识、互动教育于一体的专业场馆,系统展示了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历程与交通安全体系的构建成果。实践伊始,刘东悦在馆内讲解员的引导下,从“交通发展脉络”展区开启学习。馆内陈列的老式交通信号灯、不同年代的交通工具模型,以及记录青岛港物流运输、城市交通网络变迁的影像资料,直观呈现了交通网络从“单一通道”到“立体枢纽”的跨越。她重点关注了交通与经济运转的关联展区,了解到青岛作为港口城市,海上航运、公路物流不仅是市民出行的保障,更是物资运输、能源调配的关键环节,深刻认识到“交通安全无小事,一条线路的畅通,就是一处民生的保障,更是国家经济循环的重要支撑”。
 
在“交通安全警示教育”区,看到因重大交通事故导致物流中断、应急救援受阻的案例时,她进一步思考:交通系统作为社会运行的“血管”,其安全稳定直接关系社会秩序,而社会安全正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馆内“交通连民生,安全护国安”的标语所言,每一次遵守交通规则、每一处交通设施的完善,都是在为社会稳定筑基,为国家安全护航。
 
实践接近尾声,刘东悦结合自身护理专业视角,在馆内留言簿写下感悟:“交通安全是人民生命健康的‘防护线’,更是国家安全体系的‘基础桩’。作为青年学子,既要做交通安全的践行者,更要做国家安全理念的传播者,让‘小安全’汇聚成‘大平安’。”
 
此次青岛交通安全博物馆实践,是实践队从“民生小安全”切入理解“国家大安全”的生动探索。通过将交通安全与社会稳定、经济运转、民生保障相联系,队员不仅深化了对国家安全内涵的认知,更明确了青年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具体责任,为后续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积累了实践经验。
 
来源: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提灯传宿火·
发布时间:2025-09-13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