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有声调研团顺利完成暑期调研
为了全面了解乡村文化站在情感联结、文化传承、公共治理、经济赋能等方面如何发挥作用,并为夯实基层文化阵地提供经验,山东大学(威海)乡土有调研团走进山东高青县青城镇、沂水县杨庄镇、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西桥镇、湖南石门县夹山镇的文化站,全面梳理乡村文化站在活动策划、资源整合、服务群众等维度的现状,为推动乡村文化站高质量发展积累一手素材。
调研中,我们与四地文化站站长、工作人员以及当地村民都进行了深度访谈,且参与杨庄镇电影放映、村口音乐会等各镇文化站活动6场,发放村民问卷340份,重点聚焦文化站功能发挥、资源整合、群众需求响应三方面内容。
四地文化站均以“服务群众”为核心展开工作。在活动策划上,青城镇举办非遗市集助力非遗传承、举办“四季村晚”提升居民认同感;西桥镇紧扣节日举办红歌赛、戏曲下乡、广场舞大赛提高村民的参与积极性;夹山镇打造油菜花节、脆桃节、蜂蜜节、龙舟节特色节庆鼓励生产,举办南乡起义纪念活动传承红色文化;杨庄镇则开设书法、舞蹈课服务村民需求。在资源整合上,青城镇联合司法所借“黄河大集”开展法治宣传,夹山镇通过“企业赞助+社会筹集”解决经费难题,杨庄镇常与村部合作开展多样化活动。面对村民诉求,青城镇增设农技培训,杨庄镇计划拓展儿童自习空间,西桥镇添置健身器材,回应精准务实。

调研中也发现共性挑战:经费不足和人员不足。青城镇想更新设备却资金紧张,西桥镇因经费不足难满足多样需求,杨庄镇缺师资,夹山镇3人团队要承担全镇文化工作。但基层智慧让人动容:青城镇拉来企业冠名活动,杨庄镇以“村部前台、文化站后台”模式降低成本,西桥镇用20年节日活动凝聚人心。
此次调研不仅系统梳理了不同地区乡村文化站建设的成果,更通过需求导向分析,为优化乡村文化站服务体系、激活基层文化活力提供了可落地的改进思路。我们将持续关注乡村文化建设领域的发展动态,推动调研成果转化,为筑牢乡土文化根基、赋能乡村文化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乡土有声调研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