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武鸣沃柑产业一线探索RCEP文化赋能新路径
2025年7月15日至16日,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柑行海外宣讲团”深入南宁市武鸣区,开展“RCEP背景下文化赋能水果产业出海”系列宣讲活动。团队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通过分层化、场景化宣讲模式,为果农、文化工作者、游客等群体解读政策红利与文化赋能实践。
15日上午,宣讲团首站走进平福村沃柑种植基地。在挂果枝头旁,成员结合果树生长周期,向50余名果农及合作社代表解读RCEP关税减免政策与技术标准。通过“政策图解看板”可视化呈现习近平总书记“立足特色资源发展现代化农业”的指示精神,并邀请出口东盟的果农现场分享“关税红利账本”,让果农们切身感受“家门口的开放机遇”。
图为团队成员对地村民进行采访。通讯员向月涵拍摄。
当日下午,宣讲移至武鸣区文化馆五彩壮乡分馆。面向文化爱好者与学生群体,团队以壮锦纹样沃柑包装、山歌新唱等形式,演绎文化如何提升产品附加值。壮族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铜鼓图案文创设计,宣讲员结合“东盟水果汇聚”案例,剖析武鸣沃柑通过“壮乡故事+节庆IP”打造跨境文化名片的路径,激发参与者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
图为团队成员与当地工作人员进行讨论。通讯员向月涵拍摄。
16日,伊岭岩景区广场成为开放合作的微窗口。宣讲团面向游客及商户推出“游伊岭岩·品武鸣柑”互动体验,通过RCEP政策问答、沃柑品鉴及“一颗沃柑的东盟之旅”情景剧,生动诠释广西作为“面向东盟枢纽”的定位。活动现场发放200余份双语宣传册,吸引旅行社关注“沃柑采摘跨境旅游”开发潜力。
图为团队成员进一步了解沃柑。通讯员向月涵拍摄。
据悉,宣讲团同步制作短视频金句、H5互动页面等新媒体产品,线上传播覆盖超2万人次。团队负责人表示,后续将整理《文化赋能沃柑产业出海实践报告》,持续运营“桂味·柑脉兴”品牌账号,为广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