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份问卷里的“兰州蓝”!兰大学子用大数据守护兰州
近日,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赴兰州市发展成就观察社会实践团正式启动气象政策实施效果及人民满意度专项调研。团队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访谈等形式,深入扎根兰州市各区县基层一线,精准获取第一手数据,为气象服务优化升级提供科学参考,助力气象事业更精准服务民生、更高效赋能地方发展。
行迹所至观气象
7月3日至7日,实践团队分为两组,分赴永登县、红古区等9个区县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等工作,累计发放问卷1000余份,获取群众对气象防灾减灾及预警服务的一手反馈。
数据显示,81.28%的受访者认为沙尘仍是影响生活的主要气象因素,11.82%提及暴雨后城市内涝问题,11%反映从未接触过气象宣传。调研结果显示,区域绿化面积不足、建筑扬尘管控滞后等问题与气象影响相互叠加,对居民生活造成复合影响。
图1 团队成员分发调查问卷。王卓 孙梦菲 供图
观台会晤天工
7月9日,实践团前往
甘肃省兰州市气象局兰州中心气象台,观摩
全省天气会商,系统了解气象部门运作机制。随后,预报员任璐为团队成员详细解析天气预报制作流程与技术细节,并对短期预报、中期预报以及不同的气象模式等专业知识展开专业解读。
图2 团队成员观摩学习省天气会商。孙梦菲 供图
此外,团队有幸旁听了省内典型山洪灾害的案例复盘。相关记录显示,此次灾害由突发性强的强对流天气引发,暴露出基层预警服务仍存在不足等问题。
团队成员在旁听本次复盘会议的过程中,深入反思了预警系统优化和基层响应机制完善的必要性,充分认识到这些措施对于提升整体运作效率和防范潜在风险的关键作用,激发了团队成员的主动学习意愿和创新动力。
图3 团队成员合照。王卓 供图
云端论道解沙惑
为进一步探究沙尘治理难题,在对前期问卷进行深入总结与分析后,实践团邀请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李广副教授共同开展线上研讨会。李广副教授明确指出:“兰州市沙尘暴主要源于外部输入沙源,防沙治沙需从沙源地入手,因此市民需佩戴口罩,做好防护工作。”
实践团成员结合调研数据及多方研讨,总结出兰州市居民对于气象环境问题治理的满意度的调研结果,提出加强区域绿化、严格建筑扬尘管控等建议,力求从源头减少沙尘影响。同时,呼吁气象部门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居民防灾意识,形成全民参与的气象防护网。
此次调研梳理了兰州各区县气象服务的落地成效与现存问题。气象服务的优化既需技术层面提升预报精准度,也需完善基层传播机制,更要构建
"气象 + 生态" 协同治理体系。通过此次实践,团队成员深切体悟到气象与生态的紧密关联,决心学以致用,助力兰州构建气象防护体系更趋完善,为守护绿水青山贡献持久澎湃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