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至17日,商学院分团委书记兼学工办主任王璁以及辅导员徐宇辰老师带领“志青春·与国同行”运河织金实践团一行10人赴施桥镇政府、扬州市城控集团、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等地开展专题调研及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此次实践活动从产业调研、文化考察、红色教育三个维度展开,深入探寻运河文化与产业发展的融合路径。
一、产业调研:深挖运河与产业的共生密码 为探究运河赋能产业的实际案例,实践团首先来到施桥镇政府。镇长卞大成介绍了施桥镇依托运河打造“两主多强”产业布局的经验——既利用运河优势发展工业,又通过设置网红打卡点等文旅手段带动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添力。
座谈现场
活动合影
当天下午,团队前往苏北航务管理处和长飞(江苏)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据苏北航务管理处负责人介绍,苏北段运河沿线10座船闸全年通过船舶约13-14万艘,2023年货物通过量达2.65亿吨。站在船闸观景平台,实践团成员看到货船有序驶过闸门,水面泛起的波纹仿佛与岸边的工业厂房、物流园区形成呼应——这里不仅是“运输通道”,更是串联起沿线工业、农业、商贸的“经济血管”。
实践团成员实地参观施桥船闸运行情况
活动现场
长飞科技凭借运河与长江交汇的地理优势及自建港口,在深海电缆技术领域稳步发展,为国家海上风电产业贡献力量。实践团成员在交流中了解到,长飞科技的深海电缆技术已应用于国内多个海上风电项目,而运河的“物流保障”正是其能快速响应订单、扩大产能的关键。
同学们近距离参观深海电缆
活动合影
为调研运河文旅产业的发展情况,实践团赴扬州市城控集团实地参观运河十里项目,并开展座谈交流。会上,江南大学校友、上海设计院设计师杨洋围绕顶层设计、项目组织、设计战略、运营策划等方面介绍运河十里项目的设计理念与未来规划。
座谈交流现场
活动合影
实践团成员与运河十里项目负责人友好交流
交流现场
为了解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状况,团队走访扬州运河文化投资集团,聚焦大运河工商文化的保护与利用。扬州广陵古籍印刻社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兼董事长聂正群分享了扬州非遗珍宝馆建设中的困难与解决经验,让成员们了解到文化产业开发的实际路径。
座谈现场
活动合影
二、文化考察:触摸运河文化的历史与当下 2014年,中国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大运河申遗历程,实践团前往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展开调研。
座谈交流现场
韦艾佳处长介绍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
光晓霞处长介绍大运河申遗历程
活动合影
除此之外,实践团还参观了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内丰富的展品和互动展项,生动展现了大运河从古代到现代的发展历程,让成员们系统了解了运河在交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深刻体会到“千年商脉”的厚重底蕴。
(通讯员:余烨 潘思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