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仡乡燃星火”实践团开展暑期乡村美食文化体验活动
(何家村2025年7月12日电)盛夏的何家村被柴火灶的烟火气息笼罩,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实践团以“寻味仡乡”为主题,将传统美食技艺与现代研学体验深度融合,组织村民与游客开展沉浸式美食文化探索活动。活动依托乡村生态资源与非遗传习所,通过“舌尖记忆唤醒、非遗技艺活化、美食经济赋能”三维路径,在炊烟袅袅中激活乡土文化生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实践团穿梭于村寨巷陌,挖掘仡佬族传统美食文化基因。在百年吊脚楼中,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绎“灰碱粑”“油茶汤”等非遗美食制作工艺,石臼舂米声与柴火噼啪声交织成山野交响曲。青年学子挽起袖口参与食材初加工,从采摘野生菌菇到研磨黄豆制浆,从竹编食盒装饰到炭火慢烤苞谷饼,传统食物的制作过程成为生动的劳动教育课堂。村民田大嫂感慨:“这些娃娃把科学知识带进灶台,连我们腌腊肉的火候都讲得头头是道。”
活动创新构建“美食+”生态链,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团队将仡佬族“三幺台”宴席文化拆解为农耕食育课程,用石磨演绎黄豆从颗粒到豆花的蜕变,以稻壳为燃料烘烤出带着烟火气的苞谷饼,让游客在参与中理解“一粥一饭”的深意。夜间搭建的“星空厨房”成为文化展演舞台,村民与实践队员围坐火塘,用方言讲述“食物里的节气故事”,将《二十四节气农事歌》中的生态智慧娓娓道来。同步开展的“寻味记忆墙”活动,吸引游客认领“家乡味道”故事卡,用方言录制美食记忆音频,构建起数字时代的乡愁档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