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四维课堂与红色教育的交响乐章

  2025 年暑期,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在盐城市亭湖区先锋街道健康路社区开展社区支教活动。团队以 “寓教于乐,知行合一” 为宗旨,通过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的趣味课堂设计,结合沉浸式红色教育,为社区 60 多名学生搭建了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学习空间。

  课程框架:四大板块搭建主题课堂

  健康路社区活动中心内,“四维趣味课堂” 体系涵盖语文、数学、音乐与综合实践四大板块,具体内容如下:

  语文课程:古韵新声,社交媒体赋能古诗教学新图景

  针对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团队成员黄沁怡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将古诗教学与社交媒体元素相结合。讲解《望庐山瀑布》时,以 “李白航拍香炉峰” 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用彩笔绘制 “航拍视角图”,并为诗句添加 “# 这届诗人太会玩”“# 李白的朋友圈” 等 “话题标签”;《蜀道难》课堂上,组织学生分组扮演 “旅游博主”,通过 “情景直播” 形式模拟攀登蜀道,以夸张的肢体动作和幽默解说再现诗中险峻场景。

  数学课程: 以生活为经纬编织实践课堂

  数学课堂以 “生活实验室” 为定位,团队成员秦雯设计 “超市采购员”“校园规划师” 等角色扮演游戏,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折扣、测量面积解决实际问题;“数独挑战赛” 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竞技,获胜者可获得 “数学小博士” 徽章。

  二、红色教育:以沉浸式体验构筑思想灯塔,点亮精神航程

  支教期间,团队依托社区资源,将课堂延伸至盐城革命纪念馆。“红色小记者” 活动中,学生佩戴自制采访证,聆听老党员张爷爷讲述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的历史。

  四年级学生陈宇在采访笔记中记录:“张爷爷的军功章比我的玩具勋章更有厉害。” 此外,实践团队组织学生编排红色情景剧,通过角色扮演再现 “五条岭烈士陵园” 故事,当扮演红军战士的学生踉跄着完成 “长征” 路线时,台下多名学生出现动容表现。

  三、积分激励制度: "星星银行" 如何点亮课堂成长之光

  为调动学生积极性,团队建立 “星星银行” 制度:学生可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度、互助行为等途径获得 “知识星”“品德星”,集满 10 颗可兑换文具盲盒或图书。

  四、从理论研讨到实践回响:“双减” 浪潮下社区教育的破局之路与丰硕成果

  支教后期,团队开展 “教育者沙龙”,邀请社区教师、家长共同探讨 “双减” 背景下校外教育的发展方向。教师代表提出 “社区教育应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而非重复” 的观点,引发讨论。

  团队负责人秦雯在总结中提到:“我们设计的课程不是要教孩子多少知识,而是让他们保持对世界的好奇。” 数据显示,92% 的学生在课后反馈中表示 “喜欢这样的课堂”,86% 的家长认为活动 “缓解了暑期看护压力”。

  五、校社协作: 校社携手,共拓社区教育新径;深耕协作,延展红色育人蓝图

  支教结束后,团队与健康路社区签订合作协议,计划每月开展 “家长课堂”“亲子阅读会” 等活动。社区书记周建国评价:“大学生的创意和专业,为社区教育注入了新活力。”

  此次支教实践,既为学生提供了接触多元知识的平台,也让师范生深化了对 “教育是点燃而非灌输” 理念的理解。活动最后,当 “优秀学员” 证书颁发时,活动中心回荡着学生齐声背诵的《少年中国说》——“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作者:毕馨怡、朱琴 来源:红心研墨
发布时间:2025-07-22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