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青春建功新时代 实践赋能助成长 !巢院儿童教育帮扶团赴郎溪梅渚开展实践活动

青春建功新时代 实践赋能助成长 !巢院儿童教育帮扶团赴郎溪梅渚开展实践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7月2日,巢湖学院儿童教育帮扶团赴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梅渚镇开展系列实践活动。

                     图为团队和村委合影。 蒋佳乐 供图
支教暖童心 知识润黎明
实践团为提高时间效率,分成了两支小分队。一支小分队于7月3日奔赴梅渚镇黎明村,开展为期四天的支教服务活动。抵达黎明村后,队员们迅速与村两委对接,了解当地孩子们的学习需求与兴趣爱好,精心制定了涵盖课业辅导、兴趣拓展、安全教育等多方面的教学计划。课堂上,队员们化身 “小老师”,为孩子们带来了充满奥妙的数独游戏、实用的垃圾分类知识,帮助他们巩固课堂知识。针对孩子们的兴趣特长,团队还开设了绘画、手工、趣味英语等特色课程。手工课上,一张张彩纸在孩子们手中变成了栩栩如生的小扇子、精致的手工作品。课后,队员们还与孩子们一起做游戏、聊家常,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与心理需求,用真诚与关爱温暖着每一颗童心。
“这些“小老师们”不仅教我们知识,还陪我们玩游戏,我特别喜欢他们。” 黎明村的小朋友陈洁开心地说。支教活动不仅为黎明村的孩子们带来了知识与欢乐,也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了乡村教育的重要性,坚定了他们毕业后为祖国做贡献的决心

                      图为手工课后合影。王蓉蓉 供图
 
探寻红色足迹 传承民俗文化
与此同时,另一支小分队则聚焦梅渚镇的红色资源与民俗文化,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学习调研活动。队员们来到郎溪县党性教育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认真参观了馆内的各个展厅,通过一幅幅珍贵的图片、一件件厚重的实物、一段段感人的故事,深入了解了郎溪县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与辉煌成就,深刻感悟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参观结束后,队员们在寄语墙上留下了团队的美好向往。队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参观,他们对党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要努力传承红色基因,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7 月 4 日,小分队先后走访了定埠五猖馆和定埠民俗文化中心。在定埠五猖馆,通过馆长周国平的介绍,队员们详细了解了五猖会这一民俗活动的起源、发展与文化内涵。五猖会是定埠地区一项历史悠久的民俗活动,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价值,2008 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看着馆内保存完好的五猖面具、服饰、道具等,队员们仿佛看到了当年五猖会热闹非凡的场景。
随后,队员们来到定埠民俗文化中心。中心内展示了定埠地区的传统农具、生活用品、民间工艺品等,生动展现了当地的民俗风情与历史文化。当地老者热情的为我们介绍了各个展堂,了解了定埠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现状。“通过这次走访,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定埠民俗文化的魅力,也认识到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队员周瑾感慨道。

                 图为定埠民俗文化中心外景。 蒋佳乐 供图
7月5日至6日,巢湖学院儿童教育帮扶团的两支小分队角色互换,继续在郎溪梅渚镇的实践征程。
 
传承调研新征程 探寻非遗发展路
原本负责支教的小分队,于7月5日开启了对东湖生态公园和国购商场非遗传承现状的调研活动。到达东湖生态公园后,队员们分散开来,观察园内是否有非遗文化展示区域或相关活动迹象。他们与园内游客、工作人员交流,询问对非遗文化的了解程度与认知渠道。一位经常来公园散步的大爷表示:“有时候会在公园看到一些传统戏曲表演,那些扮相和唱腔可真好看、真好听,但不太清楚具体是啥非遗项目。”队员们详细记录下这些反馈。随后,小分队来到国购商场,这里人流量较大,他们在商场内发放精心设计的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涵盖对本地非遗项目的知晓度、是否参与过非遗体验活动等方面,了解商场是否举办过非遗相关展览或推广活动。通过两天在不同场所的调研,队员们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对郎溪梅渚镇非遗传承在公共休闲与商业区域的现状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也为后续如何更好地推动非遗传承提供了思考方向。

            图为队员在国购商场外开展问卷调研。王蓉蓉 供图
 
支教接力再出发 粘土课堂绽童趣
而原本开展红色与民俗文化调研的小分队,在7月5日奔赴黎明村,接过支教的接力棒。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特长,为孩子们带来了别开生面的粘土手工课程。队员们先向孩子们展示了用粘土制作的各种可爱动物、卡通人物,激发起孩子们浓厚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队员们耐心地一步一步示范,从如何揉粘土、塑形,到如何添加细节让作品更加生动。孩子们学得全神贯注,一双双小手在彩色粘土间忙碌着。不一会儿,形态各异的小兔子、小花朵、小汽车就在孩子们手中诞生了。除了粘土课程,队员们还教孩子们玩一些富有创意的团队游戏,培养孩子们的协作能力与沟通能力。在游戏过程中,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教室。一位叫李阳的小朋友兴奋地说:“今天太好玩啦,我学会了做粘土小兔子,还和小伙伴们一起玩了好多游戏。”在这两天的支教时光里,新的支教小分队用热情与耐心为孩子们带去了知识与欢乐,进一步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也让自己在支教实践中收获了成长与感动。
此次三下乡活动,不仅为郎溪梅渚镇带来了实际的帮助与服务,也让队员们在实践中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下一步,团队将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将所学所感转化为推动自身成长与社会发展的动力,继续用青春的汗水与智慧书写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作为。
 
                                         通讯员:袁梦慈
 
作者:袁梦慈 来源:巢湖学院
发布时间:2025-07-13 阅读:
社会实践推荐
  • 南京财经大学:“钢城绿舟”团队深度调研安徽马鞍山马
  • 图话实践 长安大学弘扬“两路”精神实践队赴青海省路网
  • 图话实践 长安大学弘扬“两路”精神实践队赴青海藏文化
  • 黄山学院推普实践团扎根乡村:语润乡途助交流 志愿服务
  • 皖澳少年渔临共绘温情 普通话串联行益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