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安徽工业大学寒假社会实践

 
周口社会实践报告
——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的基层探索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自动化专业
姓名:王硕
学号:229064548
实践时间2025年1月23至2025年2月10号
实践地点: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姚集乡
 
---
 
一、实践背景与目的  
(一)背景介绍  
周口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是中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典型的农业大市。近年来,周口市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现代化与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本次实践以“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为主题,深入周口市商水县/村,调研基层发展现状,探索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可行路径。  
 
 (二)实践目的  
1. 了解乡村振兴政策在基层的落实情况;  
2. 挖掘周口地方文化资源,探索其保护与活化利用方式;  
3. 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
 
 二、实践内容与过程  
 (一)乡村振兴调研:农业发展与生态建设  
1. 农业合作社的运营模式  
   实践团队走访了邓楼村的农业合作社,了解到当地通过土地流转、机械化种植和电商销售等模式,实现了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规模化生产。合作社负责人介绍,村民人均年收入较五年前增长约40%,但存在青壮年劳动力外流、技术人才短缺等问题。  
 
2生态农业与绿色发展
   在姚集乡生态农场,团队参与了大棚蔬菜种植和有机肥料制作的体验活动。农场采用“种养结合”模式,将牲畜粪便转化为有机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既保护环境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二)文化传承实践:非遗保护与乡村教育  
1.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
   周口是“中国杂技之乡”和“戏曲文化之乡”。实践团队拜访了白寨村的太昊陵泥泥狗传承人张老师,学习其制作工艺。泥泥狗作为国家级非遗,承载着伏羲文化的图腾信仰,但面临传承人老龄化、市场认知度低等困境。  
 
2乡村教育支持行动
   团队在当地小学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支教活动,开设传统文化课(如泥塑、剪纸)、科普讲座和文体活动。通过问卷调查发现,70%的学生对本地非遗文化了解有限,但参与课程后兴趣显著提升。  
 
(三)基层治理参与:党建与民生服务  
1. 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服务
   在白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团队成员协助工作人员整理档案、组织政策宣讲会,并参与“老党员讲党史”活动,深刻体会到基层党建在凝聚民心、推动发展中的作用。  
 
2. 民生问题调研
   通过入户访谈,团队收集了村民关于医疗、养老、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意见。例如,某村民反映“村卫生室药品不全”,另一村民希望“加强村内道路照明”。这些问题已整理成报告提交至村委会。  
 
---
 
 三、实践成果与思考  
(一)主要成果  
1. 形成《周口市XX村乡村振兴调研报告》一份,提出“文旅融合+特色农业”发展建议;  
2. 协助推广泥泥狗非遗产品,通过短视频平台发布制作教程,播放量超5万次;  
3. 为当地小学捐赠图书200册,建立“传统文化兴趣角”。  
 
 (二)问题与挑战  
1.城乡发展不平衡:部分偏远村庄基础设施滞后,人才吸引力不足;  
2. 文化传承断层:非遗技艺缺乏年轻传承人,市场化路径狭窄;  
3. 资源整合不足:农业、文化、旅游等资源未形成联动效应。  
 
(三)对策建议  
1强化人才引进: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政策支持和技能培训;  
2. 创新文化传播:利用新媒体推广非遗,开发文创产品;  
3. 推动产业融合:打造“农业观光+文化体验”乡村旅游线路。  
 
---
 
四、个人收获与感悟  
1.实践能力的提升:从理论到实践,学会了如何设计问卷、分析数据、撰写报告;  
2.社会责任的觉醒: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需要多方合力,青年应主动担当;  
3.文化自信的增强:周口厚重的历史底蕴让我深感自豪,更加坚定了传承中华文化的信念。  
 
---
 
 五、结语  
本次周口社会实践让我走出课堂,触摸真实的中国乡村。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的振兴,更是文化的振兴、人的振兴。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以实际行动助力基层发展,让传统与现代在乡土中国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 《周口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21-2025)》  
2. 访谈记录:白寨村村委会、非遗传承人白苗
3. 实践团队调研数据及影像资料  
作者:王硕 来源:周口
发布时间:2025-02-12 阅读:
社会实践推荐
  • 急救知识进乡村,安全防线共筑牢
  • 急救知识进乡村,安全防线共筑牢
  • 2025年2月8日——为了提升农村居民的急救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七门堰村村委于近日在七门堰村开展了急救知识宣讲活动
  • 02-12
  • 山东大学同心团调研山东省滕州市中和医药有限责任公司
  • 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员工生命健康教育现状与数字化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