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化学与化工学院暑假社会实践】——守护非遗瑰宝,传承家乡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域文化的 “活化石”,承载着菏泽人民数千年的集体记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下,菏泽部分非遗项目面临着传承困境,大众知晓度较低,尤其是年轻一代对这些家乡的文化瑰宝了解甚少。为唤醒人们对菏泽非遗的关注,传承家乡优秀传统文化,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星火中队” 实践团队在 [实2025.2.7至2025.2.9,深入菏泽多个社区开展非遗宣传系列活动。
29CE87341D0FE8E9B5D7CE769F805A64
在活动筹备阶段,“星火中队” 实践团队的成员们做了大量深入且细致的工作。他们深入菏泽各地,拜访了众多非遗传承人,与他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成员们认真聆听传承人们讲述非遗项目的历史渊源、传承故事和独特技艺,感受每一项非遗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为了更全面地展示菏泽的非遗资源,团队成员还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档案资料,收集了丰富的文字、图片和视频素材。
基于这些珍贵的一手资料,团队成员精心制作了精美的宣传海报、编印了内容详实的非遗知识手册。宣传海报以醒目的色彩、独特的设计和生动的图案,展示了菏泽非遗项目的独特魅力;非遗知识手册则详细介绍了菏泽非遗项目的历史传承、艺术特色、制作工艺和文化价值,为社区居民了解非遗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在社区活动现场,团队举办了一场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展览。展览通过图文展板、实物展示、多媒体播放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呈现菏泽丰富的非遗资源。在展览现场,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曹州面人作品吸引了众多居民的目光。这些面人有的小巧玲珑,精致可爱;有的造型夸张,充满艺术感。无论是神话人物、历史故事中的角色,还是生活中的动物、植物,都被面人艺人以精湛的技艺塑造得活灵活现。居民们纷纷围在展柜前,惊叹于面人艺术的神奇,不时发出阵阵赞叹声。一位居民感慨道:“以前都没这么近距离看过面人,真没想到咱菏泽的面人这么好看、这么有讲究!” 除了曹州面人,展览还展示了鲁西南剪纸、郓城水浒葫芦雕刻等众多非遗项目的实物和作品,让居民们大饱眼福。
为了让居民更深入地感受非遗魅力,团队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社区进行现场表演和技艺传授。鲁西南鼓吹乐传承人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奏。演奏现场,传承人手中的唢呐、笙、笛等乐器在他们的吹奏下,发出激昂欢快、悠扬婉转的旋律。那独特的音色和富有节奏感的曲调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居民们纷纷被这热烈的音乐所感染,有的跟着节奏打起了拍子,有的甚至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起来。表演结束后,传承人还向居民们介绍了乐器的构造、演奏技巧和鲁西南鼓吹乐的历史文化背景,并现场传授简单的吹奏技巧。不少居民踊跃尝试,在传承人的指导下,吹出了简单的音符,亲身体验到了鲁西南鼓吹乐的魅力。
此外,团队还组织了曹州面人制作体验活动。在活动现场,传承人和团队成员一起指导居民制作面人。居民们在传承人的耐心指导下,学习揉面、塑形、调色等基本技巧,亲手制作面人。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一个个独具特色的面人作品。有的居民制作了可爱的小动物,有的居民制作了寓意吉祥的花朵,还有的居民将面人制作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创作出了富有创意的作品。
414dce85ac15091aaac0266bb54be3c
活动结束后,“菏韵遗风” 实践团队对活动效果进行了全面评估。他们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访谈等方式收集居民的反馈意见,了解活动的成效和不足之处。问卷调查显示,参与活动的居民对菏泽非遗的认知度大幅提升,超过 80% 的居民表示对菏泽非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愿意为非遗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许多居民表示,希望以后能举办更多这样的活动,让非遗文化走进更多人的生活。团队成员表示,看到居民们对菏泽非遗的热情和支持,他们感到无比欣慰和鼓舞。未来,他们将继续努力,开展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非遗宣传和传承活动,让菏泽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让更多人了解菏泽非遗、爱上菏泽非遗,共同守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作者:化学与化工学院星火中队 来源:大学生联盟网
发布时间:2025-02-10 阅读:
社会实践推荐
  • 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
  • 一群来自曲阜师范大学的年轻人采访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曾经参加过越南自卫反击战的退位老兵,以及优秀党员代表和参观东营市红色文化教育
  • 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