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传递知识火种 点亮希望之光

中国青年网天津1月17日电(通讯员 赵涵)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然而,教育资源不平衡的问题依旧突出,乡村地区的教育面临着诸多困境,乡村学生常常受困于教育资源匮乏、教育平台有限等难题。为了给乡村教育带来新的希望和活力,2025年1月13日至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烯”望如初实践队踏上了三下乡寒假实践之旅。
前期准备,共商最优方案
在实践活动启动前,“烯”望如初实践队的队员们就积极行动起来。他们多次开展线上会议,每一位队员都热情高涨,纷纷提出自己的方案和思路。大家在众多的想法中优中选优,经过反复讨论和完善,最终确定了最佳方案。
队员们精心撰写大纲,明确了实践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流程。同时,他们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广泛的信息采集,了解乡村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乡村学生的需求。在完成这些前期准备工作后,队员们进一步细化工作安排,明确了每个队员的负责板块,确保各项任务都能有条不紊地推进。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当代教育强国背景下乡村教育的实际情况,实践队队员们还开展了线上线下同时调研和线下访谈活动。他们设计了详细的线上问卷,涵盖了乡村教育资源、师资力量、学生学习状况等多个方面,广泛收集各方反馈。线下,队员们走进乡村,与当地教育工作者、学生家长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和诉求。根据线上问卷所反映出来的问题,队员们又组织了线下会议,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制定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为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为实践队员对小学生进行知识科普。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赵涵 供图
 
走进教育课堂 用心传递温暖
实践队队员们带着满满的热情和知识,走进了乡村课堂。在课堂上,他们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乡村学生们进行生动有趣的信息普及和知识讲解。队员们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结合生活实际,将抽象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让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活泼。
比如,在化学知识讲解中,队员们通过简单的实验演示,让孩子们亲眼目睹奇妙的化学反应,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在语文课堂上,队员们声情并茂地讲述着经典故事,引导孩子们感受文学的魅力。孩子们与队员们互动频频,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课堂上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
在课余时间里,实践队队员们也始终陪伴在学生们身边。他们和孩子们一起画画,用五彩的画笔描绘出美好的未来;一起练字,在横竖撇捺中感受汉字的韵味;一起读课外读物,在书的海洋里畅游。队员们还会组织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在实践队队员们关心和陪伴下,许多原本对学习缺乏热情的乡村孩子,逐渐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知识的种子在他们心中深深埋下,开始生根发芽。
图为实践队队员开展课余教学活动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赵涵 供图
携手支教路 共筑教育梦
随着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实践队队员们不断创新教育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知识传授。他们各自带来了丰富多样的课外书籍,与乡村学生们进行共同阅读。队员们和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书中的精彩故事和人生哲理,让知识融入到学生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队员们还巧妙地将书中的故事与课堂上的知识相结合,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和讨论,让乡村学生们对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例如,在讲解历史知识时,队员们会结合相关的历史故事书籍,让孩子们仿佛穿越时空,亲身体验历史的波澜壮阔;在讲解科学知识时,会通过科普读物中的案例,引导孩子们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实践活动结束后,实践队队员依然和乡村学生们保持着密切的联络。他们通过线上平台,时常为孩子们答疑解惑,传授更多的知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解决了距离带来的不便,让实践队队员的心与乡村孩子的心紧紧地贴在了一起。

图为实践队队员进行线下答疑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赵涵 供图
“烯”望如初实践队的队员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与责任,他们在这个寒假里认真制定方案,用心传达关怀,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在课余给予陪伴。
“烯”望如初实践队表示:“尽我所能,让爱洒满每个角落;共同努力,携手共绘教育蓝图!”他们相信,只要每个人都献出一点爱,乡村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更多乡村孩子的梦想将在知识的照耀下绽放光芒。
 
作者:大学生联盟网 来源:大学生联盟网
发布时间:2025-02-07 阅读:
社会实践推荐
  • 山东大学同心团调研福建省平潭县北厝中心小学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