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曲园学子三下乡:乡村人居环境的提升少不了“你我他”

乡村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它承载着我们的记忆,情感和未来。曲阜师范大学强调“三下乡”社会实践是同学们走向社会、锻炼自我的重要途径,也是学院培养“进德修业,知行合一”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举措。通过参与“三下乡”活动,同学们不仅能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还能为乡村发展作贡献,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我们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风展红旗如画实践队成员于1月20日,前往宁津县杜集镇张旭村等地区协助村民进行了乡村环境大扫除和环保知识宣传。实践队员们在整个实践活动中展现出了高度的团队协作精神与默契配合。在活动筹备阶段,各小组成员积极沟通,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得恰到好处。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当遇到困难时,大家从不推诿,而是积极出谋划策,携手共进。这种良好的团队协作氛围不仅让实践活动进展顺利,也让队员们之间的友谊更加深厚,共同度过了这段充实而难忘的实践时光。
为确保本次乡村环境大扫除活动能够顺利的进行,实践队员们提前向有经验的村中环卫人员学习使用的清理技巧的技巧。经过认真的学习过后我们不仅收获宝贵实践经验也深刻体会到了环卫工作的不易。他们每天起早贪黑,用辛勤的汗水守护着乡村的整洁。以前总觉得打扫卫生只是简单地挥挥扫帚,但真正跟着他们学习后才发现,这里面有很多讲究,比如不同区域要用不同的清扫方式。环卫工人们不仅教给我们具体的清扫方法,还分享了很多他们在长期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比如如何快速清理顽固的垃圾、如何避免垃圾飞扬等。这些经验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得这次学习让我对他们充满了敬意,也让我们明白,保持环境整洁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不能只依赖环卫人员。
实践队员经过村中环卫人员的采访与调查,发现他们多数为中老年人,在本次大扫除过后,他们表示见证着各自家乡整体的环境明显有所进步,变得更加整洁干净,通过自己的劳动为乡村的整洁和美丽贡献了一份力量,这种付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让他们感到自己的存在有价值,心中充满了成就感。这次的活动更让我们明白到,怕是一次小小的大扫除,不仅仅能让乡村变得更加整洁、美丽、易居,还能够提升包括环卫工人在内村民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切合着我们实践队“多元社区服务,传递温暖关怀”的实践主题。
图为实践队员在清扫村落街道。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董磊 供图
为了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形成维护乡村人居环境的社会共识,乡村大扫除后,实践队员们也在各自的家乡开展了相关的宣传工作。令我们惊喜的是,在宣传过程中村民们积极配合、响应,并没有想象中“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思想的存在。不少村民也表示,他们愿意积极主动、勇于担当的态度,积极参与到公共环保事务中,为改善环境、促进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些积极的态度,让我们心中对乡村人居环境提升充满希望与信息,激励着我们在社区服务中投入更大的热情,付出更多努力。
 
图为实践队员讲解传单内容。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雅宁 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张贴公告。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朱浩铭 供图
虽然这次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仍是一项长期任务。我们身为实践队队员更应该力所能及地参与基层治理相关工作,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谱写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新篇章。
 
图为实践队在曲阜师范大学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段豪杰 供图
 
作者:段豪杰 来源:风展红旗如画实践队
发布时间:2025-02-07 阅读:
社会实践推荐
  •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举办“沂蒙农耕韵,千古稼穑风”实
  •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举办 “寻迹坊茨风华,启智乡村文化
  •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举办“探寻古骆文化,传承华夏文明
  • 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举办“情系枣林,筑梦乡村
  • 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情系聊城古韵,志践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