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商祖琛)荣成,这座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的海滨城市,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黄海之滨。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与海洋紧密相连,孕育出了源远流长、独具魅力的海洋文化。故此,曲阜师范大学“探民族厚蕴源流,启教育新光征程”实践队队员于2025年1月24日前往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博物馆了解当地的渔家文化、渔家锣鼓和渔家秧歌等传统民俗。

由社会实践队员 商祖琛 供图
渔业在荣成的发展历史悠久,是海洋文化的重要根基。从古老的独木舟捕捞到如今现代化的大型渔船作业,荣成的渔业生产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渔民们对海洋的敬畏与依赖始终未变。
在过去,荣成渔民出海捕鱼,依靠的是简陋的船只和简单的渔具,如木质帆船、渔网、钓钩等。他们凭借着对海洋潮汐、风向、鱼群洄游规律的深刻了解,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讨生活。出海前,渔民们会举行盛大而庄重的祭海仪式,向海神娘娘祈福,祈求平安和丰收。这一传统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成为荣成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荣成的渔业生产已实现了高度机械化和现代化。大型拖网渔船、围网渔船装备先进的导航、捕捞设备,能够在更远的海域进行作业,捕捞效率大幅提高。渔业养殖也蓬勃发展,海带、海参、鲍鱼等海产品的养殖规模和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荣成的渔业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还远销海外,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由社会实践队员 商祖琛 供图
荣成的海洋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极具地域特色。在荣成沿海地区,渔民们的传统民居独具风格,被称为“海草房”。海草房以海草为顶,石头为墙,具有冬暖夏凉、防潮防虫的特点,是渔民们智慧的结晶。海草房的建造工艺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体现了荣成人民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自然材料的巧妙运用。除了海草房,荣成还有许多独特的海洋民俗活动。每年的谷雨时节,是荣成渔民出海捕鱼的重要时刻,此时会举行盛大的谷雨节。谷雨节期间,渔民们会举行祭海、扭秧歌、跑旱船等活动,场面热闹非凡。这些活动不仅是对传统习俗的传承,也是渔民们庆祝丰收、祈求平安的美好寄托。

由社会实践队员 商祖琛 供图
荣成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重要的海洋商贸中心。自古以来,荣成就与周边地区进行着频繁的海上贸易往来。在古代,荣成的海产品、手工艺品等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同时也引进了来自其他地区的商品和文化。如今,荣成已形成了以港口为依托,涵盖海运、物流、渔业加工、国际贸易等多个领域的海洋商贸体系。荣成的港口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拥有多个万吨级以上的泊位,货物吞吐量逐年增长。渔业加工企业将荣成丰富的海产品进行深加工,生产出各种罐头、干制品、冷冻品等,出口到世界各地。海洋商贸的繁荣,不仅促进了荣成经济的发展,也加强了荣成与世界的交流与合作。
荣成的海洋文化是一部厚重的史书,记录了荣成人民与海洋相依相伴的岁月。它涵盖了渔业生产、民俗风情、艺术创作、商贸往来等多个方面,是荣成人民智慧和精神的结晶。在新时代,荣成将继续传承和弘扬海洋文化,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让这颗蓝色海洋文化的璀璨明珠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由社会实践队员 商祖琛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