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韵传四海,遗风颂九州实践团队:南通寺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传承
近日,“红韵传四海,遗风颂九州”团队围绕南通寺街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传承展开了深入的社会实践活动,致力于挖掘这座古老街区所承载的深厚文化价值,并探索其保护与传承的有效路径。
南通寺街位于老城区核心区域,是南通现存最古老街区之一,作为江海文化的重要载体,见证了南通城市的沧桑变迁。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寺街面临着城市更新、人口变迁等诸多挑战,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刻不容缓。
在实践过程中,团队展开了多方面调研。在历史文化调研方面,团队成员通过查阅南通地方史志、档案资料等,梳理寺街历史沿革。他们发现,寺街始建于宋代,历经元、明、清等朝代发展,形成了独特街巷格局与建筑风貌。同时,走访寺街原住民,收集家族故事、民俗传说,如曹顶抗倭故事,这些传说展现了南通人民英勇抗争精神,挖掘出寺街丰富的文化内涵。
团队还聚焦于寺街建筑风格考察。实地探寻中,他们发现寺街建筑融合了江南水乡和江淮地区特色。传统民居青砖黛瓦、木质结构,马头墙错落有致。建筑内部木雕、砖雕、石雕工艺精湛,题材丰富,从吉祥花鸟鱼虫到历史故事人物场景,彰显了南通传统建筑艺术的高超水平。
民俗文化探寻也是实践的重要内容。团队深入了解寺街传统民俗活动,元宵花灯会、端午赛龙舟、中秋祭月等活动,不仅是居民生活组成部分,更传承着南通独特文化记忆。此外,对南通传统手工艺如蓝印花布、板鹞风筝制作进行调研,发现这些手工艺在寺街有一定传承与发展。
此次实践意义深远。从文化传承角度看,寺街作为南通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对历史文化、建筑风格、民俗文化的研究,能完整记录和传承南通传统文化。如蓝印花布制作工艺承载着南通人民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智慧,保护它就是保护南通文化基因。
在城市记忆方面,寺街保留着老南通人的生活痕迹和情感寄托。对其研究保护,能让后人了解南通城市发展脉络,增强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那些古老街巷、建筑,是南通独特的城市名片,有助于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从旅游开发视角,寺街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潜力巨大。合理开发旅游资源,能促进南通旅游业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增长。游客可在寺街体验民俗活动、欣赏建筑、购买特色手工艺品,感受南通独特文化魅力。
“红韵传四海,遗风颂九州”团队希望通过本次实践研究,能呼吁更多人关注寺街,共同为保护和传承南通历史文化遗产贡献力量,让这座古老街区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让南通的传统文化得以绵延传承。
作者:大学生联盟网 来源:大学生联盟网
发布时间:2025-01-27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