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翰墨乡韵”社会实践队:探源大沽河博物馆,用青春笔触续写文化新篇

近日,曲阜师范大学“翰墨乡韵”实践队的队员,利用寒假时间走进大沽河博物馆,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传承与弘扬大沽河流域历史文化注入青春活力。
 
大沽河作为胶东半岛的“母亲河”,其流域孕育了璀璨的文明,见证了岁月变迁。大沽河博物馆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以丰富的展品和多元的展览形式,全方位呈现了大沽河流域从地质演变、生态特征到社会发展、民俗风情的全貌。
 
实践队队员的实践之旅从参与博物馆的日常运营工作开启。在文物保管部,她协助工作人员对馆藏文物进行细致盘点。面对一件件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文物,从古老的陶瓷器具到精美的书画作品,她怀揣着敬畏之心,认真核对文物信息,确保每件文物的登记准确无误。期间,她发现一件清代瓷器的登记信息存在细微偏差,经过仔细查阅资料、与工作人员反复确认,最终纠正了这一误差,避免了文物信息的错误传承。
 
在讲解服务岗位上,队员更是全身心投入。为了给游客带来高质量的讲解体验,她提前查阅大量关于大沽河流域历史文化的资料,深入研究每一件展品背后的故事。正式讲解时,她总能用生动的语言和饱满的热情,将历史文化知识娓娓道来。一次,一位小朋友对博物馆展出的古代农耕工具充满好奇,她便从农具的用途、制作工艺讲起,穿插着古代农民的生活场景,让小朋友听得津津有味。小朋友的家长赞叹道:“这个大学生讲解得太有意思了,让孩子对历史文化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除了线下工作,该队员还充分发挥自己英语专业的优势,助力博物馆的线上文化推广。她凭借出色的英语能力,精心为博物馆的展品和历史文化内容撰写英文介绍文案。为了让国际友人能更好地理解大沽河文化,她查阅大量资料,仔细斟酌每一个词汇、每一个语句,确保文化内涵精准传递。同时,她还积极参与博物馆线上英文导览的制作,用标准流利的英语为网友们讲解博物馆的各个展厅与珍贵展品。从大沽河的历史溯源,到古代文明的发展脉络,再到独特的民俗风情,她都讲解得细致入微。在拍摄过程中,她与摄影团队紧密配合,精心构思每一个镜头,从不同角度展现博物馆的建筑之美、展品之奇。
实践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该队员也遇到了诸多挑战。在讲解时,面对游客提出的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历史问题,她有时会感到力不从心。为了弥补知识短板,她利用休息时间向博物馆的专家请教,查阅专业书籍,不断充实自己。在短视频制作中,设备的有限和拍摄环境的复杂也给她带来了不少困难,但她通过不断尝试不同的拍摄技巧和后期处理方法,成功克服了这些难题。
 
此次寒假社会实践,让实践队队员收获颇丰。她表示:“通过这次实践,我不仅深入了解了家乡的历史文化,更在与文物、游客的接触中,感受到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大沽河文化,让这份珍贵的历史记忆代代相传。”
 
大沽河博物馆馆长对队员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该同学在实践期间展现出了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强烈的责任感。她的工作不仅为博物馆的日常运营提供了有力支持,还通过创新的线上宣传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到大沽河文化的魅力。我们期待未来有更多像她这样的年轻人投身到文化传承事业中来。”
 
“翰墨乡韵”实践队队员的实践经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对地域文化传承的热情与担当,也为更多年轻人树立了榜样,激励着他们在社会实践中挖掘历史文化的宝藏,让古老的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
 
作者:法枝汝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翰墨乡韵”实践队
发布时间:2025-01-20 阅读:
社会实践推荐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日照张家台村:渔业文化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张家台社区“扫楼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