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镇巴县简池镇,一个充满活力的乡村,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目光。8月20-8月25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科学与工程学院“乡兴校地行”调研队带着对乡村振兴的热忱与好奇,深入简池镇,对当地的水稻大米产业以及红色文化研学活动进行了全面的调研。此次调研活动是水保学子响应国家“三下乡”号召,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的重要体现。
水稻产业调研:科技与传统相结合,助力农业现代化调研团队首先深入简池镇的稻田,实地考察了当地的水稻种植情况。他们了解到,简池镇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采用生态种植方式,生产出高品质的生态大米。大学生们对“稻鱼共生”立体生态种养模式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与当地农民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了如何一步提升水稻种植的科技含量,实现农业现代化。
红色文化研学: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爱国情怀简池镇不仅在农业上取得了显著成就,还积极挖掘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研学活动。大学生们参观了当地的红色教育基地,通过实地学习,深入了解了简池镇丰富的红色历史和文化。他们表示,通过这样的研学活动,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革命历史,还能激发自身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此次大学生深入镇巴简池镇的调研活动,不仅加深了他们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也为当地的发展贡献了青春力量。通过实地调研和参与“三下乡”活动,大学生们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为推动简池镇乃至更广泛地区的乡村振兴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未来,他们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全面振兴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