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江苏科技大学深蓝学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江苏科技大学深蓝的学生学院于2024年八月组织了中华文化传承团,开展了以扬州非遗文化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图为组员合照 扬州非遗文化之旅:传承与创新的融合
八月的扬州,夏日的暖阳洒在古老的街巷,江苏科技大学深蓝学院的中华文化传承团——“古韵今声”团队开启了一场独特的文化探索之旅。
团队首先来到了扬州非遗珍宝馆,馆内展出了雕版印刷、玉雕、漆画、剪纸等多项扬州非遗项目。通过馆内配备的智能电子设备,团队成员能够详细了解每一项非遗技艺的历史和技法。智能展示屏不仅详细介绍了雕版印刷的整个过程,还展示了许多精美的成品图像,生动地呈现了传统技艺的魅力。馆内的科技手段让团队成员们在互动中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图为组员共同探访非遗珍宝馆

参观结束后,团队成员们次日到达沿湖村,围绕非遗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分享了各自的见闻和感受,并探讨了如何利用智能科技更好地推广和保护非遗文化。讨论中,成员们积极发言,提出了许多新颖的想法和建议。例如,有成员提议开发非遗文化的数字化展示平台,让更多人能够在线上体验非遗技艺的魅力。

图为小组讨论与思考
随后,团队前往了扬州文化村代表之一的沿湖村,进一步了解当地对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视。走访过程中,村干部李主任热情地向团队成员介绍了各类非遗项目的保护措施,团队成员们感受到了当地浓厚的文化氛围。

图为团队走访扬州文化村


图为沿湖村渔家特色文化装饰与手工制品

在渔家书房,团队给暑托班的孩子们开展了一场非遗文化宣讲会,组员们提前收集资料,制作PPT,在渔家书屋向孩子们介绍了雕版印刷、玉雕、通草花、剪纸等非遗项目的历史和技艺。孩子们认真聆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图为组长代表团队给孩子们宣讲
此次扬州非遗文化之旅不仅是一次文化体验,更是一次深刻的学习和思考。“古韵今声”团队通过亲身实践,深刻体会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和传承的必要性。团队成员们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
通过此次活动,团队成员们看到了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的生机与活力。科技为文化的传播注入了新的动力,而文化的内涵也在科技的帮助下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彩。江苏科技大学深蓝学院的中华文化传承团将继续努力,把更多的非遗文化介绍给更多的人,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社会实践的锻炼,更是青年学子与乡村的一场心灵对话。它不仅提升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贡献了青春力量。
随着“三下乡”活动的圆满结束,大学生志愿者们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感悟返回校园,而化州的乡村也因他们的到来变得更加美好。我们期待更多的青年学子加入到“三下乡”的行列,共同书写文化传承的美好篇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增强青年学生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供稿人:杨璇
邮箱:2421758072@qq.com
 
作者:杨璇 来源:大学生联盟网
发布时间:2024-08-19 阅读:
社会实践推荐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陕西,安康,镇坪县,上竹镇中心村
  • 阳光能源助发展·智汇产业促振兴——巢湖学院“阳光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