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参观淮北市隋唐大运河博物馆:探寻千年运河的历史辉煌

近日,笔者有幸参观了位于安徽省淮北市的隋唐大运河博物馆,这座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博物馆,以其丰富的文物展品和独特的展览设计,生动再现了隋唐大运河的繁华盛景。
淮北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隋唐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其通济渠段流经淮北市濉溪县,使得该地区成为大运河文化的重要节点。淮北市博物馆(隋唐大运河博物馆)于2004年建成开放,占地面积40余亩,建筑面积达1万余平方米,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齐康设计,整体造型如同一艘乘风破浪的航船,寓意着运河文化与淮北煤文化的完美结合。
走进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运河遗韵”展厅。这里复原了柳孜运河遗址的发掘现场,散落的船板、瓷器、铁釜和石碇等文物,让人仿佛回到了千年前的运河码头。其中,一艘唐代货船的复原模型尤为引人注目,这艘船在出土时虽然船头缺损,但留下的部分船身和尾舵总长12.6米,被专家命名为“淮北舵”,在中国造船史上具有里程碑地位。
博物馆的“盛世流光”展厅则展示了大量精美的瓷器,这些瓷器来自隋唐至宋元时期的多个著名窑口,包括景德镇窑、越窑、邢窑等。其中,一尊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抱鞠童瓷塑尤为可爱,这件不足6公分的瓷塑,展现了宋代蹴鞠运动的普及和高超的制瓷工艺水平,已成为淮北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此外,博物馆还通过木雕、塑像、绘画等多种形式,再现了隋唐大运河的开通、巡游、漕运、码头等场景。其中,一幅长达52米、高2.6米的金黄色木雕壁画尤为壮观,该壁画分为六个板块,生动描绘了通济渠的流经路线、运河开凿画面、隋炀帝南游盛景以及漕运、码头、市井的繁荣景象,令人叹为观止。
在参观过程中,笔者还了解到,柳孜运河遗址作为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1999年和2012年的两次考古发掘,共出土了9艘木质沉船及大批陶瓷器、骨角器、石锚、铜钱等重要文物,填补了运河考古的多项空白。目前,柳孜运河遗址正在建设永久性保护大棚,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完工,并于2025年5月向公众开放。
通过此次参观,笔者深刻感受到了隋唐大运河在推动政治、经济、文化繁荣方面的重要作用,也见证了淮北市在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遗产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未来,淮北市将继续深入挖掘运河文化内涵,打造特色鲜明、环境优美、保护完好、利用充分的大运河遗产景观带,让运河名城名片更加亮丽夺目。

 
作者:刘宇昂 来源:大学生联盟网
发布时间:2024-08-15 阅读:
社会实践推荐
  • 志愿服务暖人心 锦旗相赠寄真情——崇阳星光志愿服务队
  • “你笑起来真好看”
  • “你笑起来真好看”
  • 2024年7月23日—2024年7月29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青年实践作为面向团员和青年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创
  • 08-15
  • 垃圾分类始于心,青山长绿践于行
  • 垃圾分类始于心,青山长绿践于行
  • 为提升广大群众对垃圾分类的科学认识,2024年7月27日,江苏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的“环保先锋实践团”在江苏省镇江市长山村开展了“垃圾
  • 08-15
  • 永恒的记忆:韦岗抗战纪念馆研学之旅
  • 时光留痕 感恩同行——崇阳星光志愿服务队结班仪式圆满
  • 探寻非遗魅力
  • 探寻非遗魅力
  • 在镇江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一直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课题。2024年8月9日上午9点,“种太阳”中华文化传承团
  • 08-15
  • 科技织梦,蚕桑焕新
  • 科技织梦,蚕桑焕新
  • 在科技赋能传统产业的热潮涌动下,计算机学院“万象‘耕’新,桑蚕丝语”实践队走进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基地,开展以“桑蚕基地调研”
  • 08-15
  • 浙江海洋大学三下乡:炽热山海情,点亮藏区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