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助力周至猕猴桃产业提质增效: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电商助力产业腾飞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一支由资源环境、语言文化以及经管等多个学院组成的多学科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队伍,深入陕西省周至县,开展了一系列以助力猕猴桃产业发展和推动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图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周至猕猴桃试验站

助力猕猴桃产业发展,破解发展瓶颈

猕猴桃系高营养价值,高培育价值作物,同时陕西猕猴桃举世闻名,而陕西的猕猴桃主要出自周至县,周至县的多数居民也均以猕猴桃种植为生,近些年在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周至的猕猴桃产业立下了赫赫战功。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处杨凌农科城,距离周至、眉县等猕猴桃大规模种植的地区只有一个小时车程,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多个学院均定点扶持关中猕猴桃产业,故成立了一个百年久的猕猴桃试验站,园艺、资环、植物保护等学院都在试验站有长期的研究团队进行研究和指导。

面对当今猕猴桃发展中的一些瓶颈,如水分供应不平衡、施肥过量、土肥平衡失调、土壤酸化、规模化发展速度慢,电商发展不成规模,概念不深入等问题,团队的成员在老师的带领下深入农户调研,利用问卷法获取数据,整合分析后进行反馈,指导农户结合实际农田气候和土壤背景情况合理灌水,合理施肥、合理栽培。同时,向农户灌输电商助农的概念,宣传基本拍摄、剪辑制作视频的知识,让电商作为周至猕猴桃产业增速提升的发动机。

深入调研与科技支撑,精准施策

在7月15日至24日的活动中,团队成员首先参观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猕猴桃试验站,学习新型栽培模式和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随后,他们走访了周至县的豆三村和三星村,对当地农户的田块进行详细调查,收集了水肥投入与产出状况的相关数据。

                                                               

图为团队成员对当地农户的田块进行详细调查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团队为当地农户量身定制了详细的种植建议报告,针对水分供应不平衡的问题,提出了适宜的供水量和供水方式;针对土肥不平衡的问题,制定了氮磷钾施肥建议,并计算出合理的施肥量。

图为团队成员对当地村民走访调查

电商助农,推动产业升级

除了农业技术支持外,团队还注重提升猕猴桃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他们通过电商助农的宣讲,向农户灌输现代化营销理念,指导年龄较大的村民学习视频拍摄与剪辑技术,并结合电商平台的推广策略,为农户打开了猕猴桃销往全国的新通道。

图为团队成员对当地农户展开电商助农宣讲

通过团队的努力,周至县猕猴桃产业的发展潜力得到了进一步释放,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为农户带来了实用的技术支持和营销策略,也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学生们提供了理论结合实际的宝贵机会。

未来展望

团队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跟进周至县猕猴桃产业的发展情况,进一步深化与当地的合作,探索更多帮助农民增产增收的新途径。通过科技助力农业,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与力量,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一项长期使命。

此次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展示了高校在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为陕西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者:杨潇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赴周至猕猴桃产区产业调研队
发布时间:2024-08-15 阅读:
社会实践推荐
  • 志愿服务暖人心 锦旗相赠寄真情——崇阳星光志愿服务队
  • “你笑起来真好看”
  • “你笑起来真好看”
  • 2024年7月23日—2024年7月29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青年实践作为面向团员和青年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创
  • 08-15
  • 垃圾分类始于心,青山长绿践于行
  • 垃圾分类始于心,青山长绿践于行
  • 为提升广大群众对垃圾分类的科学认识,2024年7月27日,江苏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的“环保先锋实践团”在江苏省镇江市长山村开展了“垃圾
  • 08-15
  • 永恒的记忆:韦岗抗战纪念馆研学之旅
  • 时光留痕 感恩同行——崇阳星光志愿服务队结班仪式圆满
  • 探寻非遗魅力
  • 探寻非遗魅力
  • 在镇江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一直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课题。2024年8月9日上午9点,“种太阳”中华文化传承团
  • 08-15
  • 科技织梦,蚕桑焕新
  • 科技织梦,蚕桑焕新
  • 在科技赋能传统产业的热潮涌动下,计算机学院“万象‘耕’新,桑蚕丝语”实践队走进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基地,开展以“桑蚕基地调研”
  • 08-15
  • 浙江海洋大学三下乡:炽热山海情,点亮藏区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