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跨越国界 传递绿色力量 ——东南大学微光志愿服务队的环保行动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和民众逐渐认识到绿色低碳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垃圾分类”、“绿色低碳”等理念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传播。为此,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微光志愿服务队特面向留学生群体,以“跨越国界,传递绿色力量”为主题,举办垃圾分类专项实践活动,为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留学生提供交流平台,促进“垃圾分类跨文化交流”,弘扬绿色低碳环保的文明理念,提升留学生的垃圾分类意识和环保责任感。
2024年6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微光志愿服务队的同学们在九龙湖校区纪忠楼教室为留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垃圾分类”宣讲课程。
【知识宣讲】
 
首先,志愿者同学围绕“垃圾分类”这一主题展开了知识宣讲,学习生活垃圾的种类、垃圾减量的知识、垃圾分类的意义和解决分类的方法,让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深切感受到“垃圾分类”和“垃圾减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分类意识,培育低碳文明思想。
【实践互动】
在垃圾分类趣味活动环节,留学生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他们根据在之前理论讲解环节中学到的知识,将各色垃圾卡片进行归类,并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中。当主讲人宣布正确率时,留学生们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这一活动,不仅加深了留学生们对垃圾分类和垃圾减量的理解,还帮助大家体验到了成功分类的成就感。
 
【理念交流】
活动中,留学生们还与东南大学的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垃圾分类理念交流。他们分享了自己国家在垃圾分类活动中的特色,并与中国的做法进行对比。通过这种跨文化互动交流,大家不仅拓宽了视野,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垃圾分类”和“低碳环保”等理念的重要性。
 
【非遗体验】
非遗“漆扇”手工制作环节是此次活动的亮点之一。留学生们认真聆听漆扇制作的讲解,亲手体验制作过程。他们运用各色植物、干花等可回收材料装点漆扇,每一把漆扇都独具匠心,展现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理解。通过亲身实践,留学生们不仅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魅力,也进一步践行了绿色低碳的环保理念。
 本次“跨越国界,传递绿色力量”活动让留学生们深入了解了垃圾分类和绿色低碳的环保理念,通过生动的交流互动和实践活动,加深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热爱。活动在欢乐和谐的氛围中圆满结束,但绿色环保的种子已深深植根于每一位参与者的心中。
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留学生们,将会把此次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和理念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共同为全球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这样的跨文化交流与合作,我们定能携手共建一个更加美好、绿色的地球家园!
 
 
供稿: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微光志愿服务队
作者:大学生联盟网 来源:大学生联盟网
发布时间:2024-08-15 阅读:
社会实践推荐
  • 志愿服务暖人心 锦旗相赠寄真情——崇阳星光志愿服务队
  • “你笑起来真好看”
  • “你笑起来真好看”
  • 2024年7月23日—2024年7月29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青年实践作为面向团员和青年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创
  • 08-15
  • 垃圾分类始于心,青山长绿践于行
  • 垃圾分类始于心,青山长绿践于行
  • 为提升广大群众对垃圾分类的科学认识,2024年7月27日,江苏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的“环保先锋实践团”在江苏省镇江市长山村开展了“垃圾
  • 08-15
  • 永恒的记忆:韦岗抗战纪念馆研学之旅
  • 时光留痕 感恩同行——崇阳星光志愿服务队结班仪式圆满
  • 探寻非遗魅力
  • 探寻非遗魅力
  • 在镇江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一直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课题。2024年8月9日上午9点,“种太阳”中华文化传承团
  • 08-15
  • 科技织梦,蚕桑焕新
  • 科技织梦,蚕桑焕新
  • 在科技赋能传统产业的热潮涌动下,计算机学院“万象‘耕’新,桑蚕丝语”实践队走进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基地,开展以“桑蚕基地调研”
  • 08-15
  • 浙江海洋大学三下乡:炽热山海情,点亮藏区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