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东南大学微光志愿者赴高淳实践:传统文化,以美育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为提升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非遗工艺活动的兴趣,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增强文化自信,2024年7月4日,东南大学微光志愿服务队前往南京高淳区漆桥街道和平村,开展了主题为“流光半‘夏’,如‘漆’而至”的特色活动。
  • 二十四节气,歌声启智
    课程伊始,志愿者借助歌曲导入课堂,小朋友们在聆听歌曲的同时,学习“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二十四节气准确的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指导农耕生产的时间体系,更是包含有丰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统。通过节气学习,同学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图为志愿者为小朋友讲解二十四节气和漆扇相关知识(东南大学 盛馨怡 摄)
  • 扇子史话传,诗意扇风
    随后,志愿者通过诗歌带领小朋友们“猜节气”,引入“扇子”主题。“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是古人夏日的悠闲,独具典雅气息,这不仅是古人在炎炎夏日中寻求一丝凉意的场景,更透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志愿者开始向小朋友们介绍扇子的起源和发展:扇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从最初的简单扇叶,到后来的折扇、团扇,再到现代的各种材质和工艺的扇子,每一种扇子都承载着不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
  • 漆扇亲手制非遗欣赏
    为了让小朋友们更加深入地体验扇子文化,志愿者特别安排了一次沉浸式的漆扇制作和装饰体验。孩子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漆扇。从选色、设计、上漆、题字到盖章,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孩子们细心操作,这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也让他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不朽魅力。
   图为小朋友们进行漆扇制作与装点(东南大学 张镨月 摄)
    为增加活动趣味性,培养孩子们的环保理念,课程还设计了扇面“簪花”环节,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引导下,挑选了各式各样的花瓣和枝叶,小心翼翼地将它们点缀在扇面上,独特是扇面不仅是小朋友对美的独特理解和追求,更是孩子们情感表达的载体。
  • 新时代文化,焕发生机
    东南大学微光志愿服务队通过实际教学与互动体验,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与理解。本次课程不仅是一次技艺的传承,更是一次文化的交流,通过课程的分享,志愿者也号召小朋友要有保护和传承非遗传统文化的意识,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保护责任意识,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图为小朋友和漆扇作品的合照(东南大学 王艺 摄)

供稿:东南大学微光志愿服务队
 
 
 
作者:微光志愿服务队 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24-08-14 阅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筑防线,智慧防诈骗
  • 青春筑防线,智慧防诈骗
  • 河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甘霖计划”大学生义务支教服务队在商水县汤庄乡西赵桥村开展支教活动期间开展防诈骗宣传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农
  • 08-14
  • 温暖夕阳,爱心传递
  • 温暖夕阳,爱心传递
  • 河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甘霖计划”大学生义务支教服务队在商水县汤庄乡西赵桥村进行支教活动期间,走进养老院开展“志愿敬老行,关爱
  • 08-14
  • 万世吉金,铜都铜蕴;铜韵千年,传承不朽
  • 青春旋律,点亮乡村梦
  • 青春旋律,点亮乡村梦
  • 外国语学院“甘霖计划”大学生义务支教服务队联合省委组织部驻西赵桥村工作队举办支教文艺汇演
  • 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