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微光志愿者赴高淳实践:科技筑梦,一路童行
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经济繁荣和国家强盛的关键力量,是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战略支撑。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对于提升国家竞争力至关重要。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东南大学微光志愿服务队积极响应号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同时,深入一线。2024年7月2日上午,东南大学微光志愿服务队成员前往南京高淳区漆桥街道和平村开展科技小课堂,通过开展科学实验,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激励儿童热爱科学,树立远大理想,为推动我国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了解电的产生,激发科学兴趣
首先,服务队志愿者以“电是如何产生的”为主题,带领小朋友们观看了“带电现象”的科普视频,这些视频不仅生动展现了电的神秘产生过程,更巧妙地将复杂的科学原理转化为易于理解的画面语言,让小朋友们仿佛置身于电的奇妙世界之中。其后,志愿者们以互动提问的方式,巧妙地引导小朋友们思考电是如何从自然界中汲取力量,又如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一环节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小朋友们对于电这一自然现象的好奇与探索欲,更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科学探索的种子,鼓励他们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去拥抱这个充满未知与奇迹的世界。
探索发电历程,感受物理奥秘
为帮助小朋友们更深刻的理解发电原理,志愿者邀请小朋友们体验了四个特色实验:“会转动的纸片”、“会听话的吸管”、“自制的小风扇”以及“水果也能发电”。通过这些生动有趣的形式,小朋友们不仅能在趣味横生的游戏中领略科学的魅力,更能在实践中学习电的基本原理与广泛应用。随着实验的深入,志愿者们巧妙地引导话题转向“日常生活中如何节约用电”,鼓励小朋友们踊跃表达自己的想法,激发孩子们对环保节能的深切思考,进一步培育孩子们的低碳节能意识,促使他们深刻认识到绿色环保生活的重要性。

此次科普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趣味游戏中学习了电的产生和用途,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点燃了他们探索未知的热情,将科技强国的理念种在了孩子们心中。此外,通过围绕“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节约用电”的热烈讨论,孩子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低碳节能意识。这种从儿童抓起的环保教育,无疑为构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未来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未来,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地立于青春潮头,以满腔的热情与坚定的信念秉持青年担当与使命,用知识的光芒照亮孩子们的成长之路,将个人的青春梦想融入国家的发展大局之中,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出我们青年一代的力量。
供稿:东南大学微光志愿服务队
作者:微光志愿服务队 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24-08-14 阅读:
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筑防线,智慧防诈骗
- 河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甘霖计划”大学生义务支教服务队在商水县汤庄乡西赵桥村开展支教活动期间开展防诈骗宣传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农
- 08-14
- 温暖夕阳,爱心传递
- 河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甘霖计划”大学生义务支教服务队在商水县汤庄乡西赵桥村进行支教活动期间,走进养老院开展“志愿敬老行,关爱
- 08-14
- 青春旋律,点亮乡村梦
- 外国语学院“甘霖计划”大学生义务支教服务队联合省委组织部驻西赵桥村工作队举办支教文艺汇演
- 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