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媳妇革新记 品牌背后的匠心传承
“酱者,百味之将帅,率百味而行。” 历经百年变革与传承,面对新消费时代环境下广大消费者对美味与健康并重的生活需求,巧媳妇在食品加工企业中率先启动数字化升级,建设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数字管理系统,以数字赋能传统酿造企业的蝶变升级。 7月13日,山东理工大学青衿致远实践调研团来到山东巧媳妇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以“数字化与绿色化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主题的实践调研。
据工作人员介绍,巧媳妇公司近年来经过不断扩展和升级,在智能化改造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从传统手造到数字制造的转变,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这显示了巧媳妇公司的强大实力和持续发展的决心。
调研团的同学们首先跟随工作人员来到了展厅。通过展厅的中控屏幕,实践团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个车间的工作环节。
巧媳妇公司自2019年起进行了全面的智能化改造。改造的重点在于从传统的人工采集数据转变为智能化的实时监测。这一转变不仅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更使得整个生产过程一目了然。通过中控屏幕,可以看到从原料仓储、蒸料、制曲,到发酵、压榨、精致包装等各个环节的实时情况。所有数据都是实时记录的,可以随时调取任何时间段的生产信息。此次智能化改造还覆盖了巧媳妇公司在淄博、济南、菏泽、青岛和泰安的五个工厂。通过中央控制系统,可以在这一个中控室中同时监控不同厂区、不同车间甚至不同角度的实时情况。这不仅提升了管理的效率,也确保了产品质量的稳定可靠。
接下来实践团来到巧媳妇的包装车间。眼前看到的这个,是面积最大、功能最全面的包装车间。这里主要负责所有液态产品的包装,包括酱油、醋、料酒等,同时也承担黄豆酱、豆瓣酱、甜面酱等半固态产品的包装工作。在2019年,巧媳妇公司对这个包装车间进行了智能化改造。改造前,一条生产线需要26名工人配合完成包装工作;而现在,通过引入先进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设备,一条生产线的编制数量仅需6人,而实际操作中甚至人数更少。这一变化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大大改善了员工的工作环境,减少了人工操作的繁琐和安全隐患。在智能化改造后,包装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接着实践团参观了巧媳妇最传统的手工酿造方法。虽然现在使用大缸在露天环境下进行自然发酵来制作酱油的生产方式已经越来越少,由于其独特的口感和品质,仍然存在。在这片大约有2000平方米的晒场,一年约有150吨的酱油产出。虽然产量不高,但每一滴酱油都凝聚了工匠们的辛勤汗水和匠心独运的酿造工艺。这种传统酿造方式不仅保证了酱油的品质,也能够更好地将中国的传统酿造文化传承下去。
结束此次参观后,工作人员为大家准备了丰富的产品进行品尝。用巧媳妇提供的矿泉水与小米醋调配的饮品,值得一试的还有特色冰淇淋。特色冰淇淋融入了酱油和醋的味道,这种独特的组合给大家带来全新的味觉体验。
特别是在数字化和智能化的今天,调味品行业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通过实施数字农业、食品加工能力提升等项目,行业正逐步实现从传统手造到数字制造的转型。充分发挥企业在数字化绿色转型方面的作用,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也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