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聚石榴籽,E研民族情”社会实践队对民族非遗锡雕传承人王绪贤老师展开线上采访


7月28日,山东大学“心聚石榴籽,E研民族情”社会实践队成功与民族非遗锡雕传承人王绪贤老师展开线上会谈,王绪贤老师欣然接受团队的邀请并表示:看到越来越多的新一代青年人重新燃起对传统文化记忆的热情,他倍感欣慰同时动力满满。
忆往昔
王绪贤老师说到:”作为85后的非遗传承者,我在锡雕艺术的道路上已走过十载春秋。非遗对我而言,既是技术的精进,也是记忆的传承。它不仅是工艺的精湛,更是生活智慧的体现,是人们在特定条件下创造并应用技艺,以手工艺品为纽带,促进社会交流与运作的过程。在深入乡村的调研中,我热衷于挖掘非遗背后的文化故事,这些发现让我更加珍视这份传承,也让我对非遗的理解更加深刻。“
王绪贤老师向团队分享了他与锡雕的故事:“我自幼便在家族的熏陶下学习这门传统技艺。爷爷的言传身教,让我对手工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2007年起,我正式跟随父亲深入学习,并在父亲的工作室里,从基础工序开始,一步步深入实践。经过三年多的勤学苦练,我已基本掌握了锡雕技艺的精髓。尽管技艺已趋熟练,但我知道,真正的创作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经验积累。”
思传承
当团队提及传承过程中遇到的困境,王绪贤老师谈到:“锡雕,这门传统手工艺在现代生活中依旧有着它的价值和魅力。尽管面临传承的挑战,锡雕仍需时间与耐心去学习和精进。对于有志于深入工艺美术领域的人来说,它是一条值得投入的道路;而对于普通人,锡雕则是一种生活的调剂,一种手工艺的乐趣。无论是作为职业还是爱好,锡雕都值得被更多人认识和欣赏。”
那些能够流传千年却愈发光鲜的,要感谢祖先用智慧创造,也要感谢传承者用初心守护,济南锡雕传统手艺,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时路璨若星河,在今天必将更加成为独居美丽的城市瑰宝。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对于中华民族发展有重大意义。通过此次采访,团队成员们深入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意义,明确其传承与发扬的措施方法,团队将继续跟进济南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相关问题,充分发挥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主观能动性,争做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工作的排头兵。
 
作者:李世超 来源:山东大学“心聚石榴籽,E研民族情”民族文化调研专项社会实践队
发布时间:2024-08-07 关注:
社会实践推荐
  • “无毒有我”实践团队走进林则徐纪念馆,传承禁毒精神
  • 争做反诈先锋,筑牢安全防线
  • 争做反诈先锋,筑牢安全防线
  • 7月5日上午,泉州师范学院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队与顺昌县公安局、法院等单位紧密合作,于市民公园联合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全民
  • 08-07
  • 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支教出发,携梦启航
  • 传承红色金融基因,助力普惠金融发展
  • 红色金融支教路,七彩假期伴同行
  • 红色金融支教路,七彩假期伴同行
  • 7月13日,由泉州师范学院“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队带来的一场“红色金融”主题暑期社会实践文艺汇演在埔上镇中心小学拉开序幕。
  • 08-07
  • 步步生莲探古韵,墨香浸园绘华章
  • 2024年8月4日,当夏日的热烈与荷花的清雅不期而遇,为深化人文交流,讲好中国故事,南京财经大学“丝路新语”团队精心筹备了一场穿越时
  • 08-07
  • 共筑法治乡村,青年力量在行动
  •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的寄语精神,淮北师
  • 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