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聚石榴籽,E研民族情”社会实践团队与剪纸传承人王涛老师展开线上采访


7月27日,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心聚石榴籽,E研民族情”社会实践队成功与济南剪纸传承人王涛老师展开线上会谈,王涛老师欣然接受团队的邀请并表示:看到越来越多的新一代青年人重新燃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他倍感欣慰同时动力满满。
王涛老师向团队分享了他与剪纸技艺的故事。“我自幼便生活在一个充满剪纸艺术氛围的家庭中。在耳濡目染之下,我对剪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长辈们传授我剪纸的技巧,讲述每一个图案背后的寓意和文化内涵。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剪纸的理解逐渐加深。我开始不满足于传统的图案和技法,尝试着创新和突破。我四处寻找灵感,将现代元素融入到传统剪纸中,让这门古老的艺术焕发出新的活力。”
当下,济南剪纸等传统技艺的传承发展正面临着诸多问题。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面对非遗手艺传承断裂的挑战,王涛老师表示:“快节奏生活和多样化娱乐使得年轻人对剪纸这类传统技艺的关注度降低。而且,剪纸作品的市场需求有限,难以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承人的积极性和传承的持续性。要想传承剪纸这一技艺,必须解决这些问题。”
至于培养更多的传承人和爱好者,王涛老师表示他在校内校外积极开展了相关的培训和教育项目,并且利用网络平台,发布一些剪纸教学视频和文章,希望能够传递剪纸背后的文化和精神内涵,让更多的人热爱和传承这门古老而美好的艺术。
对于传承剪纸等非遗文化,王涛老师建议年轻一代可以积极参加非遗主题讲座,具体了解剪纸等非遗的发展史、基本的历史知识和基本的手法做法,拥有这些基础知识对任何的非遗传承都有很大作用。
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社会各界都关注的事情。王涛老师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参与和努力。社会各界可以通过购买非遗产品、参与非遗活动等方式,为非遗传承人的创作和传承工作提供经济支持和动力。此外,应该鼓励企业与非遗传承人合作,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非遗产品,实现非遗文化与市场的有机结合,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通过此次线上访谈活动,团队成员们感受到剪纸这一传统技艺的神奇魅力,领悟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与重大意义,坚定了跟进济南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相关问题的决心,充分发挥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主观能动性,争做民族优秀非遗文化宣传工作的排头兵。
 
作者:邹睿 来源:山东大学“心聚石榴籽,E研民族情”民族文化调研专项社会实践队
发布时间:2024-08-07 关注:
社会实践推荐
  • “无毒有我”实践团队走进林则徐纪念馆,传承禁毒精神
  • 争做反诈先锋,筑牢安全防线
  • 争做反诈先锋,筑牢安全防线
  • 7月5日上午,泉州师范学院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队与顺昌县公安局、法院等单位紧密合作,于市民公园联合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全民
  • 08-07
  • 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支教出发,携梦启航
  • 传承红色金融基因,助力普惠金融发展
  • 红色金融支教路,七彩假期伴同行
  • 红色金融支教路,七彩假期伴同行
  • 7月13日,由泉州师范学院“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队带来的一场“红色金融”主题暑期社会实践文艺汇演在埔上镇中心小学拉开序幕。
  • 08-07
  • 步步生莲探古韵,墨香浸园绘华章
  • 2024年8月4日,当夏日的热烈与荷花的清雅不期而遇,为深化人文交流,讲好中国故事,南京财经大学“丝路新语”团队精心筹备了一场穿越时
  • 08-07
  • 共筑法治乡村,青年力量在行动
  •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的寄语精神,淮北师
  • 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