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彭探秘,剪艺传情——徐州文化之旅新篇"

      大学生网讯徐州,7月25日电(记者:黄秋苒)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徐州分队,于今日再次踏入睢宁县社区,携手社区小朋友们,共赴一场融合历史深度与民间艺术的探索盛宴。
古彭城韵,悠悠千载入童心

      徐州,这座承载着千年风霜与辉煌的古城,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古彭城”之美誉。在晨光初破的温柔里,“红心研墨”团队的青年学子们踏入了睢宁县社区的怀抱,他们化身为历史的引路人,以仝睿轩同学为主讲,引领着一群充满好奇与渴望的小朋友,缓缓揭开徐州历史的神秘面纱。

       从西汉王朝的雄浑开篇讲起,文景之治的盛世图景在仝睿轩同学的娓娓道来中栩栩如生。他巧妙地将历史的脉络编织成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让小朋友们仿佛穿越时空,亲历那段辉煌岁月。随后,话题转至东汉的烽火连天,徐州作为中原第一雄关的辉煌与悲壮交织,直至解放战争时期那场决定中国命运的淮海战役,战士们与乡亲们并肩作战,用小推车推出了胜利的曙光。一段精心挑选的战争视频,让硝烟弥漫的战场跃然眼前,小朋友们的心灵受到强烈震撼,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和平的珍贵与来之不易。

       在地理知识的普及环节,仝睿轩同学巧妙地纠正了孩子们对徐州地形的片面认知,揭示了这座城市不仅是黄淮海平原的一部分,更蕴藏着丘陵的秀美与水域的灵动,让小朋友们对家乡有了更加全面而立体的认识。
非遗剪影,匠心独运承文化

        历史的长河缓缓流淌,非遗的光芒在时间的磨砺下愈发璀璨。紧随历史的脚步,“红心研墨”团队的另一名成员王砾雪同学,带着小朋友们踏入了非遗文化的殿堂——剪纸艺术的世界。她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了剪纸这门古老艺术背后的故事与意义,它是中华民族情感与智慧的结晶,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寄托。

       当王砾雪同学提及剪纸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时,一位小男孩兴奋地分享了自己春节时贴窗花的经历,这一温馨场景迅速引发了小朋友们的共鸣,他们纷纷回忆起与剪纸的不解之缘。随后,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小朋友们拿起彩纸、画笔和手工刀,亲手体验了剪纸的魅力。从折纸、画图到裁剪,每一步都凝聚着孩子们的专注与创造力。当一张张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窗花在孩子们手中绽放时,那份成就感与喜悦溢于言表,也预示着非遗文化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传承的种子。

文化传承,薪火相传向未来

       随着夕阳西下,“红心研墨”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睢宁县社区的活动缓缓落下帷幕,但这场文化之旅的影响却远远没有结束。它不仅让小朋友们近距离感受到了家乡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深邃,更激发了他们探索未知、传承文化的热情与责任感。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小小的探索者或许会成为非遗文化的守护者与传播者,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继续发扬光大。

       此次活动,是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红心研墨”团队践行社会责任、服务地方文化的生动实践,也是高校青年学子以实际行动助力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力证明。我们相信,在更多这样有意义的活动中,中华文化的瑰宝将得以更好地保护与传承,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作者:黄秋苒 来源:“红星研墨”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发布时间:2024-08-05 关注:
社会实践推荐
  • 心映灯影 文化同行
  • 心映灯影 文化同行
  • 为进一步传播并丰富以东艺宫灯为代表的侨乡文化,细品侨都风情,倾听侨胞心声,广东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灯’照湾区,‘侨’首以待”
  • 08-05
  • 文化共时代一色,中外互鉴齐惠民
  • “文明因交流而进步,文化因互鉴而多彩”。为了进一步立足时代之基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南京财
  •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