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美而行,以美育人
“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心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为贯彻落实“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政策指导,7月24日,山东理工大学“循梦而行”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齐小团”课堂,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美育课。
下午时分,实践团成员在课堂上为孩子们讲解中国古代绘画中的农耕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因此要从中国古代绘画中解译农耕文明的密码。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中农耕主题画众多,形象展示了中华农耕文化悠久的历史传承,团队成员向孩子们介绍历代农耕画,通过观画品画,发现中华文明赓续传承的基因密码。美育是一种教育,是对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的贡献,是建设美好社会的重要力量,因此,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通起来,把这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课堂上,团队成员还对农耕知识进行提问,关于农耕的古诗句,孩子们倒背如流,农耕的日常知识,也能应答自如,可见孩子们所学知识丰富,知识面宽广。习总书记指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课堂的最后,团队成员提问,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孩子们回答,为了传承文明,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此刻,美育的意义得到了升华。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新时期美育改革,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在全面开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艺术美育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育人价值等,在新时代新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具有重大意义。美育事业是一项接续性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竣工的,要久久为功、绵绵用力。“循梦而行”暑期社会实践团将继续推进“齐小团”暑期托管课堂的美育课程,为孩子提供更优质的平台,深入推进美育教学。
作者:孙凡雅 杨舟梓靖 来源:“循梦而行”暑期社会实践团
发布时间:2024-07-25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