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队伍深入碛口古镇

中南在线7月19日消息(通讯员 史云灿 李智 摄影)在7月17日上午,一支星火逐梦调研支教团队顺利抵达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碛口古镇,开展支教调研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调研、文化交流等方式。它在黄河之畔,以其独特的历史韵味和文化魅力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它与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相依为命,共同谱写着岁月的华章。

碛口古镇,因黄河大同碛而得名,是黄河边上的重要水陆转运码头。曾经,凭借着黄河水运的便利,碛口古镇成为了北方商贸重镇,一时车水马龙、店铺林立,见证了无数的商业传奇与历史变迁。如今,踏入碛口古镇,古街、古铺、古庙宇、古民居等历史遗迹依然保存完好。那斑驳的青石路、古朴的建筑风格、精美的木雕和砖雕,无不诉说着昔日的繁华与辉煌。

碛口古镇,这座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遗产的地方,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景观,一直吸引着众多学者和关注者的目光。而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仅孕育了灿烂的文明,更在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支教队伍的成员们来自不同的地区和专业背景,但都怀揣着相同的目标——通过深入调研,为碛口古镇和黄河流域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支持。在调研过程中,支教队员们不畏艰辛,穿梭于古镇的大街小巷,他们仔细观察古建筑的风貌,探寻其中蕴含的历史密码;深入研究当地的传统手工艺,了解学习传统手工艺的来之不易。

他们不仅深入了解了古镇的历史文化和黄河的生态环境,还有幸体验到了当地手工制醋,支教队伍在古镇调研过程中,走进了一家传统手工制醋的作坊。作坊的老板亲切的迎接他们,并亲自为志愿者们介绍手工制醋的精妙过程。

在老板生动的讲解下,支教队员们仿佛亲眼目睹了一粒粒粮食逐渐转化为一缸缸醇厚香醋的奇妙过程。讲解结束后,老板邀请大家品尝刚刚制成的手工醋。队员们端起小杯,轻轻抿上一口,那浓郁的酸味瞬间在口中散开,随后是悠长的回甘,醇厚的滋味令人陶醉。

通过这次与手工制醋的亲密接触,支教队伍不仅领略到了传统工艺的魅力,更深刻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记着采访到志愿者,他们表示手工醋的制作过程让我深感震撼,每一道工序都饱含着匠人的心血。那浓郁醇厚的醋香,是时间与技艺的沉淀。品尝一口,酸中带香,让人难忘。

除了手工制醋的体验,支教队伍还对碛口古镇的历史建筑、民俗文化进行了深入调研,与当地居民亲切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同时,他们沿着黄河岸边开展垃圾清理活动,为保护母亲河的生态环境贡献力量。黄河岸边,垃圾随意丢弃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不仅破坏了黄河的自然景观,更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潜在威胁。

面对这一情况,在7月17下午,支教队伍毫不犹豫地展开了垃圾清理行动。他们手持垃圾袋和工具,沿着河岸仔细搜寻,无论是废旧塑料瓶、包装袋,还是被遗弃的杂物,都被他们一一拾起。队员们不怕脏、不怕累,顶着烈日,专注而坚定地进行着清理工作。

在清理垃圾的过程中,支教队伍还积极向周边居民和游客宣传环保知识以及安全知识,呼吁大家共同爱护黄河的生态环境。他们耐心讲解垃圾对黄河生态的危害,倡导大家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不随意丢弃垃圾,共同为保护母亲河贡献力量。

经过一番努力,黄河岸边的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原本被垃圾占据的角落变得整洁干净,黄河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更加波光粼粼。志愿者表示,看到黄河边的垃圾,我很痛心。能为母亲河出份力,虽累但值得。希望更多人不再乱丢,一起守护她。这不仅是清理垃圾,更是保护生态,传承文明,让黄河永远奔腾美丽。

支教队伍将继续关注碛口古镇与黄河的发展,以实际行动为这片土地的繁荣与生态保护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他们坚信,通过不懈的努力,碛口古镇将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黄河将永远奔腾不息,滋养着华夏儿女。

此次支教队伍的调研活动,收获满满。他们不仅获取了丰富的知识和宝贵的经验,更坚定了为这片土地的发展和传承贡献力量的决心。相信在未来,他们会将这份对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的热爱传递给更多的人。(完)

作者:史云灿 来源:碛口古镇
发布时间:2024-07-20 关注:
社会实践推荐
  • 红色记忆,光辉传承——探访中共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
  • 缅怀先烈,追寻足迹——探访瞿秋白纪念馆
  • 二师学子三下乡:童趣满盛夏,支教谱新篇
  • 赴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实践小分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