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石浦:非遗之光,鱼骨绘梦——裘亚素以匠心守护传统,绘就文化新篇章

象山石浦:非遗之光,鱼骨绘梦——裘亚素以匠心守护传统,绘就文化新篇章
7月17日,宁波大学滴水行动的“遇见小分队”带着对传统文化的深深敬意,踏入了裘亚素老师那充满艺术气息的工作室,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访谈。在这里,鱼骨不再是餐桌上的弃物,而是化身为承载着海洋故事与文化传承的艺术瑰宝。
 
图为鱼骨鸟,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通讯员应奕珊/摄
    裘亚素老师,是一位非遗鱼骨造型艺术的杰出传承人,她以非凡的技艺和多年的坚守,吸引了众多媒体与远方来客的目光。她向小分队成员们分享道,近年来,随着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注度的不断提升,她的工作室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朝圣地”。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员们,怀揣着对鱼骨技艺的好奇与热爱,纷至沓来,只为能亲眼见证这一古老技艺的神奇魅力,并亲手体验其中的乐趣与挑战。
 
图为裘老师亲手制作的鱼骨画,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通讯员应奕珊/摄
裘老师的话语中透露出对非遗传承的坚定信念与无限热情。她表示,每一次的展示与教学,都是一次将鱼骨技艺推向公众视野的尝试,都是一次让更多人了解、认识并爱上这门艺术的契机。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让更多人意识到非遗文化的价值与意义,从而激发更多人的保护意识与传承热情。
图为裘亚素访谈照片,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通讯员余知涵/摄
在访谈中,裘老师还详细介绍了鱼骨技艺的制作过程与独特之处。她指出,鱼骨造型艺术不仅要求制作者具备精湛的技艺与耐心,更需要对海洋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与感悟。每一件作品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海洋故事与渔民生活的点点滴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是传承与创新的结晶。
图为裘老师介绍鱼骨技法,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通讯员余知涵/摄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滴水行动之遇见小分队的成员们被裘老师的热情与执着深深打动。他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访谈为契机,进一步关注和支持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他们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宣传与报道,让更多人了解并关注到鱼骨技艺这一独特的非遗瑰宝,共同推动其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扬。
 
图为遇见小分队与裘老师的合照,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通讯员应奕珊/摄
 
联系人:余知涵
电话:13868705019
院校: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日期:2024年7月17日
 
时间:2024-07-18 作者:余知涵 来源:大学生联盟网 关注:
社会实践推荐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赴炉子沟社区暑期“三下乡”支教活动
  • 川北医学院“筑梦医路”赴贵州社会实践:守护朝阳,筑
  • 守护安全,筑梦疆来——博斯坦村安全教育课
  • 两校携手献爱心,敬老院内温情满溢
  • 木垒县“暑假红领巾小课堂”开班仪式顺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