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人们的垃圾分类和环保意识,保护滦河生态,传承滦河文化,2024年1月25日-26日,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星火中队进行了以“滦河入渤海,家乡逐梦行”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首先,队员们围绕滦河流域周边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展开了走访调查。实践队分为若干个小组,挨家挨户进行访问,对当地居民们就垃圾分类实施状况、了解程度等方面进行访谈和问卷记录。实践队员们从交谈中得知,大部分居民对当地垃圾分类政策的实施状况均较为满意,且熟知垃圾分类的实施步骤及各种垃圾的分类处理措施。但仍有部分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了解较为浅显,不具备对垃圾进行细致分类处理的能力。
为了进一步增强当地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实践队员们根据本次的访谈以及问卷结果,制作了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单。次日,队员们再次来到滦河公园附近,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队员们向当地居民以及游客们分发了知识宣传单,并在人流量大的时候向人们讲述有毒有害垃圾处理不当对滦河沿岸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鼓舞大家参与清理垃圾的志愿活动,共同守护滦河资源。当地居民表示,愿意积极配合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以实际行动践行文明环保理念,为建设美丽滦河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宣传结束后,实践队员来到当地垃圾分类环保屋,查看垃圾投放情况,对于前来扔垃圾的居民,现场引导垃圾分类。

在本次调查中,虽然很辛苦,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队员们通过与他人交流与沟通,锻炼了胆量与口才的同时,学会了“学以致用”,将在学校里学习到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坚定了队员们在未来的日子里认真学习知识,用自己的方式去为我们的家园做更多的贡献。通过本次的调查,提高了队员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也培养了队员们的社会责任感。
本次实践活动,让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垃圾处理的复杂流程与分类处理的重要意义。同时,创新的宣传方式帮助更多人认识到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滦河东流入海,哺育了世世代代无尽的华夏子孙,我们践行滦河沿岸垃圾分类刻不容缓,垃圾分类必须从自身做起,让滦河继续见证华夏悠久的历史和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