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新时代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为号召青年学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实践助力乡村振兴,江南大学商学院组建了“志青春·与国同行”——“源”起百香调研团,于2023年暑期赶赴贵州省从江县开展专题实践活动。他们致力将青春的注脚写在从江县的乡村上,写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为当地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时值七八月份,正是从江县百香果丰收的季节。对于从江县人民来说,百香果不仅仅是果篮子里的丰收果,更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黄金果。经过前期充分的背景调查与资料准备,基于从江县的具体情况,“‘源’起百香”调研团结合当地产业优势,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调研团按照拟定好的行程开展本次实践。
本次实践调研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与采访座谈的形式,多方面了解从江县百香果产业的运作模式和产能潜力,以及当前农户种植百香果的切实需求,力求以商科知识和大学生的活力助力乡村振兴,赋能经济发展,巩固好从江县脱贫攻坚成果。
双脚丈量民情,初探产业现状
百香果在农村种植情况如何?百香果产业能够为农户带来多少增收?百香果种植技术要求如何……带着这些思考,实践团成员迈开步子深入田间,于7月24日-7月25日前往摆也村、平正村、小丑村、大融村、上歹村等地与当地农户及合作社进行面对面交流。
产业带动就业,助力乡村振兴。据调研,一方面,政府通过资金支持、技术扶持、设备帮持鼓励当地群众积极种植百香果,倡导青年回乡创业。丙妹镇上歹村村会计看到百香果产业的发展现状,毅然回乡种植百香果。今年,其种植的14亩百香果颗粒饱满,口感上乘。另一方面,建立“联农带弄”机制。百香果作为一种“贵族果”,精细化管理的要求需要投入较多的劳动力,当地群众通过在百香果基地务工即可获得收入,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线上线下联动,搭建销售网络。在与农户的交流中了解到,在传统线下销售模式即由当地百香果公司收购的基础上,合作社与农户开始利用线上平台扩大销路,初步尝试电商销售路径。贵州省农业银行定点支持的西山镇小丑村依靠中国农业银行“兴农商城”进行线上销售,不仅解决了产品销售问题同时也为农户带来了增收。从江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将百香果产业作为重点发展项目,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经过近几年的努力,逐步打造出了从江新品牌,开创了振兴新局面。
倾听群众声音,聚焦产业需求
“群众需求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百香果产业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产业发展如何直接影响着从江县人民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响应群众需求,加大扶持力度。7月25日,实践团来到西山镇小丑村、丙妹镇大融村和上歹村开展调研,了解到当前政府为减轻农户种植成本通过“苗补+设施补+产量补”的补贴政策带动当地群众种植百香果。每亩450元的苗补、400元的设施补以及量产达到800斤补贴1000元的产量补不仅大大降低了农户种植成本,还提高了农户个体种植百香果的抗风险能力和稳定性。
总结
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群体。身为当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一代,“‘源’起百香”调研团响应“乡村振兴,青年先行”的号召,深入贵州挖掘从江百香果产业强大潜能,为打造从江特色品牌出谋划策。在这一过程中,调研团成员们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在实践中尽显青春力量。在此,“源”起百香调研团号召更多有志青年有一份热、发一分光,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产业兴乡的伟大实践当中,用奋斗书写青春最美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