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思源- 心红圣地-马超-王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赴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及延川县梁家河村党史学习“饮水思源-心红圣地”暑期社会实践团
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
为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学习并传承中国红色文化、追溯红色记忆,发扬红色精神。在王伟老师的指导下,建大学子赴革命圣地梁家河等地开展了以“饮水思源,心红圣地”为主题的调研活动。重走旧时革命路感悟红色延安精神
活动首日,实践团队来到枣园纪念馆,这里有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人在延安革命时期的旧居。通过走访参观,实践团队员们了解到在1943年10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往枣园。走进枣园大门沿大路走先看到的是中央书记处小礼堂,这是1942年由中共中央书记人员动手修建的。枣园革命旧址内革命领导人简陋的旧居、窑洞中斑驳的桌椅、掉漆的搪瓷杯、老旧的照片……时间仿佛定格在了那段峥嵘的革命岁月,队员们仿佛看见了那个尽管条件艰苦却初心不改、热血澎湃的奋斗年代。实践团队员们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要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知识水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奋力拼搏,做一个有益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
活动第二站,践实团来到延安革命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在这里追寻历史足迹。此次参观让实践队员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中的辉煌史诗--十三年波澜壮阔的延安岁月。通过对两个革命圣地的参观,实践团成员深深地被中国共产党那段重要的光辉历史和老一辈革命家的伟大精神所震撼,深刻体会到了延安精神的内涵。实践团队长高雷说:“看着每一件都带着历史痕迹的文物,仿佛回到了那令人难忘的峥嵘岁月。”
重温入党誓词 端正入党动机
8月1日上午,实践团队前往王家坪革命旧址,在这里实践队员重温了延安时期侨联的光荣历史,进一步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实践队员面向党旗重温了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
活动第三站,实践团前往延川县梁家河村。实践团参观了由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梁家河村名开挖的知青井、陕西第一口沼气池、开办的代销店、缝纫社、铁业社、磨坊,同时,实践队员面向党旗重温了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在这里。知青井解决了村民们的水源问题,沼气池解决了村民的做饭和照明问题,代销店、缝纫社、铁业社、磨坊为村民们提供和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的渠道,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做法让村民的日常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实践团从中学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敢于创新的精神和实干精神,明白了乡村振兴与发展不只是一纸空谈,还要像他一样敢于创新,踏实肯干,将想法落实到实践当中去。
一次延安行,一生延安情。经过这几天的社会实践,实践团队通过走访参观和讨论学习,在思想和行动上都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礼,锤炼了实践队员的政治品质,提升了实践队员的红色文化素养。实践团队员们纷纷表示,在这片红色革命圣地上,红色故事、红色精神深深地感染着自己,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定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树立始终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放飞青春梦想。我们要以延安精神为引导,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打牢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抓住提高人的素质这个核心,以丰富的道德实践引领社会风尚,以良好的文明素养保证和谐稳定。
时间:2023-08-27 作者:陈顺尧 来源:大学生联盟网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