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村民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不可分割,文化振兴与产业振兴同样重要。为挖掘地方特色,考察乡村文化振兴与产业振兴的成果,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艺”同前行三下乡实践团在池州市木塔乡大田村开展实践活动。
文化振兴悦村民——拜访鸡公调非遗传承人曹雨师 穿透群山流云的高亢唱腔,传唱在皖赣山区的边界的“鸡公调”于明朝中期出生在木塔乡大田村,是饶河县与本地方言的孳生物,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日清晨,实践团在大田村见到了“鸡公调“市级非遗文化传承人曹雨师,并进行了珍贵的访谈。

谈到鸡公调,曹老师神采奕奕,从成为鸡公调表演者的契机到如今申请非遗收徒,曹雨师绘声绘色同实践团讲述着这二十多年的故事。

如今走进了新时代,曹雨师表示,文化振兴在乡村振兴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自己身上也多了一份甜蜜的责任,从政府到个人大家都希望鸡公调能够传承的越来越好。而鸡公调中的唱词也不再拘囿于传统老词,从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思想到村民的文化故事,都成为了他们创作的灵感来源。
两茶一园打开致富源泉——探访生态美丽乡村“大田村“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村民走向美好生活赖以发展的根基。在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大田村基层党组织通过融合“红旅乡旅”“茶叶油茶”等方式壮大村集体经济,打造出“两茶一园的品牌,助推乡村振兴。

30日上午,实践团来到了大田村村委会,并在大田村方书记的陪同下,打开了这个美丽乡村的致富经。实践团首先来到了即将完工的大田村村史馆,大田村近几年的村貌变化跃然纸上,从昔日大山里的贫苦农村到如今产业完备基础设施完善的新时代乡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接着,实践团实地走访了大田村的茶油制造厂、红茶制造厂和千亩茶园,方书记说,从年开始,政府对于木塔乡的茶产业就格外重视,先后拨款大田村建造自己的茶叶生产流水线和茶园。如今村内已经有了自己的红茶、绿茶和油茶品牌,通过“木塔优选“这个电商平台外销,每月销售额达两万元。

昔日,大田村也是一片红色沃土,年,革命先辈方志敏曾率部在大田村一带开展革命活动,英雄事迹在这片沃土上传承至今。大田村充分利用本地红色资源,依托木塔乡“红旅小镇“,打造大田的红旅民宿带动经济增长。在曹书记的引领下,实践团先后参观了大田村多处红色景点,不论是革命烈士纪念碑、烈士故居、红军亭还是融入村民生活的各个红色广场,都给实践团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利用这些景点带来的人气,方书记说,党支部牵头成立了祝家庄休闲旅游公司,兴建祝家庄民宿,将游客留住,把资源转换成经济创收。
最后,实践团采访了大田村党支部带头人方书记,方书记讲到,从制茶产茶的传统茶业,到文旅融合,品牌提升的产业振兴路径,大田村才刚刚起步,依托乡村振兴的大政策,大田村也将越来越好。

既要面子,不失里子,大田村的乡村振兴之路既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又温暖了村民的心窝子。大田村之行,实践团切实感受到了“乡村振兴,既要塑形,又要铸魂“的道理,多方面了解了大田村村民生活文化现状,同时感受到了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