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澜实践团——科技助力绿色的实践

为探寻当前金融科技、数字技术等手段对当前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课题组成员前往浙江余姚市、奉化市、宁波市三市地区进行调研,结合实地调研和线上采访两种方式,考察当前城市绿色发展情况。
以浙江省特色河长制管理为例。通过村庄居民发放问卷以及对村委会进行访谈,小组成员了解到,在施行河长制后,村里对河流进行的各项工作都做得十分扎实。并通过数字技术将河水、河道与河长的相关数据信息化,建立了数据中心打造大数据协同治水新模式。相关部门基于“互联网+治水”概念开发的“河长app”,用以作为水治理巡查信息报送、监管、投诉与问责的参考。通过app实时监测河长巡河状况,提高河长巡河与反馈问题的效率,做到履职监督、履职留痕。
通过对河流周边企业工厂进行搬迁或整改、对生活污水排放进行严格限制等。受访村民纷纷表示:河长制的实施以及基层政府对水体治理的重视让他们身边母亲河的面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如之前一些污染水源、违规排放的工厂也被纷纷关停,母亲河真正恢复了清澈见底的原貌。他们说,尽管仍然存在着一些乱排生活污水的行为,但他们坚信在河长制的保驾护航之下,这种行为会越来越少,而河水也一定会越来越清。
村委会向实践队介绍道,为加大污染监控力度,当地村还建立了一套监督激励机制,鼓励村民们对污染行为进行举报。在多方位的努力下,近年来县江的水质提升了,图为源头水流,是肉眼可见的清澈。
此外,调研队还有幸采访到了大堰镇人大主席金亚明,宁波市最美河长、横河镇纪委书记岑蔚华,奉化区镇级河长、大堰镇党委副书记张伟通,朱巷村党支部书记朱大江,梁弄镇明湖村村主任万润森,奉化市大堰镇柏坑水库管理所工会主席杨和根等六位河长制优秀实践者和先行者。金亚明主席介绍道,在担任大堰镇镇级河长的三年期间,大堰镇河流水体始终保持了一个比较好的状况,平时他也会定期巡河,每十天就会进行一次固定的巡河。此外,大堰镇周边的企业都已经全部搬迁,所以也不会有工业企业排污污染水源的问题,这对大堰镇的水体治理来说是一大利好。关于群众参与,他表示,大堰镇的老百姓对河长制的关注度很高,都知道河长制,也都会参与监督,如果河流有问题他们会及时提出。
河流水质的提高离不开河长们对河流的责任和感情。奉化区县溪党委副书记、镇级河长张伟通向实践队说:“因为河长有定期巡河的工作,每十天或者每一个星期都会去查看。”也正是这一份对河流的责任与感情,才更好地推动落实河流水质改善工作。
 
 
时间:2023-08-25 作者:张旖琦 来源:团队实践 关注:
社会实践推荐
  • “三下乡”进行时|守望耕地香稻 助力乡村振兴
  • 南航大“光盲之路”团队在全国十余座城市开展助盲服务
  • 创新科技,托起生命,辅具心系民生
  • “红日”志愿秭归行,散播夏日教育光
  • 传承红色精神,踏向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