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热爱,与你相“豫” ——“思源”支教团支教活动总结
自2023年7月5日起,来自南京师范大学思源支教团的全体青年志愿者于河南省文智留守儿童学校,组织开展2023年公益支教活动。志愿者们为当地近一百位孩子带去了阅读、手工、绘画、心理课、科学实验等活动。本以为两周的夏令营时光会很漫长,但是日子总是步履匆匆,我们也只能迎来送往。一声声甜甜的“老师早上好”开启了崭新而美好的一天,“老师再见”为一天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志愿者们彼此通过沟通、磨合、接纳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也与孩子们完成一场生命的对话,在乡村记录了最美的夏天。
每天早上6点20支教团成员准时下楼参加早会,安排好这一天的校园常规。结束之后,各班班主任前往宿舍楼安排学生起床洗漱、整理内务并带领学生前往教室,相关任课教师在教室做好晨读准备。7点整,文智教学楼内传来了朗朗读书声。“一日之计在于晨”,我们为孩子们精心准备了每日晨读计划,内容包括清新简练的童诗、流露哲思的现代诗、古风古韵的古典诗词等等。晨读的意义不在于灌输“知识”或是强制培养某种学习的习惯,而在于“唤醒”。有人说诗歌就像鸟儿的叫声一样灵动,鸟语是不为人捕获但实在给人轻松体验的声音,诗歌便如此。在头脑明澈得像清晨的露水那般的时刻,让孩子们读起诗歌,是一种自然的声音唤醒另一种童心的声音。我们与孩子们用多种方式朗读(齐读,跟读,分读,配合音乐,使用方言,使用身体动作表演等等),更大的意义在于提供一种恰到好处的氛围。
据了解,孩子们除了音乐课、美术课以外,没有其他兴趣类课程,而音乐美术的教学资源也相较短缺,缺少专业指导,几乎只针对个别学生开展。因此除了常规的语数英,老师们还准备了丰富的特色课程,包括手工、书法、急救等等,手工课包括了教学折纸、超轻黏土等。折青蛙、叠小狗、做花儿……跟着老师的折叠步骤,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用巧手完成了精美的作品。快下课时,孩子们将自己的作品高高举起展示给老师看,说“老师,送给你!”只言片语中,感动油然而生。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爱的传递;不仅仅是用行动去践行,更是用真心去关怀。
在支教的最后一天,老师们送给每个孩子们精心准备礼物和明信片,希望这次短暂的支教之旅,在孩子们心中也能埋下深刻的种子,留下弥足珍贵的回忆。
星光不问赶路人,愿每一位小朋友都是勇敢的赶路人,都能成为一颗颗夜幕中璀璨的星星。属于那个夏日的记忆珍藏在心底,来日方长,我们终会再次相遇!
时间:2023-08-24 作者:思源支教团 来源:思源支教团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