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热爱,与你相“豫” ——南京师范大学能源院“思源”支教团7.6—7.8工作汇报
引言:“支教,是书写青春的诗。你用稚嫩的肩膀,点燃孩子们对外面世界的向往。”
7月5日破冰仪式结束后,7月6日一早,同学和老师们就正式进入了上课状态。早上五点半,除值班老师以外的所有老师起床,收拾好宿舍后来到教学楼三楼会议室,准备好上课可能用到的所有东西,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确保课堂上的所有时间都能被充分高效地利用。
早上六点,除值班老师以外的全体老师已在教学楼一楼大厅集合完毕。二十分钟后准时开始了晨会。晨会上,赵老师总结了前一天的情况,为今日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了提前预警,使老师们有较充足的心理准备和沉着冷静地心态来面对一切突发事件。到学生起床时间后,值班老师叫醒所有同学,督促他们穿好衣服,带好洗漱用品到楼下洗漱处洗漱,然后在宿舍楼下排队站好等待本班老师。开完晨会的老师到宿舍楼下与值班老师交接,带着本班学生回到本班。
所有同学全部到班后,班主任进行点名,并且针对昨日发生的事情进行分析和总结,每天十分钟润物细无声般地教化,引导学生形成对真善美的认知,逐渐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
除了负责带领学生进行早读的老师,其他老师全部到食堂吃早饭。吃完早饭后,老师们齐心协力,把一到六年级所有班级的汤、菜、主食都抬到各班门口。同学们结束早读后,不需片刻,便可吃上饭菜。午饭和晚饭也是如此。一日三餐前,老师们都会让同学们全体起立,背诵“感恩词”。背诵完毕后,老师下达“开饭”口令后,同学们才可以坐下吃饭。如果吃饭接近尾声时,饭菜已经吃光,但是还有学生没吃饱,因为有授课或带领早读任务而没吃饭、正在和同学们一起吃饭的老师会选择把自己还没来得及开动的饭菜让给学生吃。老师们永远把学生放在第一位。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对于乡村儿童来说,教育有着更深刻的意义——阻止贫困代际传递。思源支教团的所有老师都心怀家国天下、心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他们信念如磐,赓续春蚕吐丝蜡矩燃烧之魂,中流击水,朝乾夕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驰而不息。
“太阳是明亮的,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在思源支教团老师的悉心教导下,同学们形成了对真善美的认知,提高了明辨是非的能力,能够初步脱离“自我”,尝试站在他人角度,用统领全局的目光看待事物。
经过短短四天的相处,同学们已经深深的爱上老师、依赖老师、崇拜老师。而老师们也从同学们身上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支教,是一个能让双方都成为更好的人的活动。
尾言:“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祖国的明天,就在你我手中!
时间:2023-08-24 作者:思源支教团 来源:思源支教团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