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婚与“三大件”
我们的父辈大多是“裸婚”的实践者。我六岁的时候,姨妈结婚,单位分了她30平米的职工宿舍,外婆家陪嫁了一个鬃绳的绷子床,舅舅用木头打了两个床架子,又做了两只小板凳作结婚礼物。其余的东西,都是同事朋友送的。姨父是个军人,分了两床崭新的军被,叠得方方正正地摆在床上。拿个证,买几斤糖到单位一撒,得,就开始过自己的小日子了。白手起家,携手同行,几十年弹指一挥,他们和所有夫妻一样,也有风雨也有晴,但似乎从未因为当初婚得“太裸”而生嫌隙怨憎。
时光流转,再往后,结婚似乎没那么容易了。除了情投意合,开始需要很多附加物。上世纪70年代末,常挂在人们嘴边的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到了80年代,变成冰箱、彩电、洗衣机;后来又流行金饰,除了家电,很多新娘子一定要带金项链、金耳环、金戒指结婚,叫“金三件”,不戴的话,会很没面子。记得住我家四楼的大姐姐,在定婚期的那天她哭得很伤心,当时我不知道她到底为了什么哭,后来表姐告诉我:小屁孩,啥都不知道,她是为了男朋友不肯买金项链,表示不够爱她而哭呗!原来如此,“附加”的东西已经不知不觉转变成“必须”了,因为它是爱的铁证。那时候,条件再好的男士也不敢宣称自己要“裸婚”,别说“全裸”了,就是“半裸”,也能吓跑多少好姑娘。
21世纪的三大件,呵呵,谁不知道呢,房子、车子、票子。新时代女性,别自顾自欢喜了,适逢金融危机,多少大学生研究生就业都成难题,除非啃老,有几个立足社会三五年的青年敢说:亲爱的,三大件备齐了,请嫁给我吧!总归是物质作祟,于是男人晚婚,女人更惨,沦为“剩女”。不是没有折中之选,“裸婚”应时而生,而今的“裸婚”早已脱离我姨妈当初的状况,不过无房无车无钻戒无存款无婚礼无蜜月,对于物质风熏染下长大的一代也的确是一种极大的考验。有专家说,裸婚的出现,是一种回归,更是一种进步,我深以为然。无论如何,三十年前迫于无奈的“裸”和审慎思考之后有选择性的“裸”,是两种不同的境界。
婚姻给人一个家,无物护身,毕竟难以感受到家的温暖。物质未达标的时候,不如考察一下对方是否讲感情、有好的人品和真才实干。说到底,这才是日后能增值并带给你幸福的“三大件”。如果这三大件齐备,那就开心地去民政局,领证结婚吧。
时间:2022-02-27 作者:大学生联盟网 来源:大学生联盟网 关注: